本篇文章106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程思琪6月7日电(记者桑彤)近日,上海“五年购物节”、青岛“百日万店消费季”、深圳“吃、喝、玩、走”等各种消费促进活动在全国各地纷纷展开。这些活动的效果是什么?在正常的疫情防控情况下,哪些行业最引人注目?让我们看看在“大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大数据”带你看中国经济的活力

激活消费者单元:上海零售发票金额同比增长12%以上

在上海税务部门的大数据平台上,发票开具情况印证了消费的“蓬勃发展”。

据了解,自4月下旬以来,商业零售企业申请增值税发票临时升级和增值的业务大幅增加。5月份,上海百货零售行业的发票金额同比增长12%以上,明显领先于其他行业。

在上海南京西路商业区的一家购物中心,站在柜台前“买中买”的张女士说:“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消费者积累的消费热情需要释放出来。”上海的“五年购物节”来得正是时候,活动多,利润多,网上和网下购物也多。"

银联在各地创造的特殊活动,如青岛的“百日店消费季”和深圳的“吃喝玩乐去”,也使客流明显反弹。“银联62节”掀起了高潮。从5月20日到6月3日,全国有近3500万消费者通过移动支付云flash支付应用,在40多万商家中为惠民购买了好产品。数据显示,银联移动支付交易数量较上周增加了23%。

“大数据”带你看中国经济的活力

恢复小商店的活力:上海近26万家小商店的收入超过去年同期

在各种购物节活动和优惠券的推动下,这家商店正在复苏。

支付宝数据显示,过去两个月,上海近26万家小商店的收入超过去年同期,实现了V型反弹。据饥饿外卖数据显示,5月份上海小商店的订单量比去年同期恢复了近90%,比上个月增加了20%。

刘早餐店老板表示,该店的营业额已恢复到前一年的40%,外卖订单量已超过去年同期,近日售出400多份订单。商店经营和外卖时“两条腿走路”不仅提高了商店的回购率,还为早餐店创造了六个工作岗位。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无人经济”模式显示活力

疫情过后,一批新兴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无人经济”就是其中之一。无人咖啡店、无人超市、无人短途运输小车、无人高空空观测和消毒作业等应用场景让人们感受到新业务的活力。

上海长宁区的一栋办公楼里有一个机器人咖啡厅。据观察,这里一天能卖出300多杯。有一段时间,超过100人在高峰期排队,有些人在凌晨2点下订单。

根据企业调查数据,今年前5个月,中国新增注册无人值守零售相关企业1837家,注册量同比增长26.3%;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新注册企业有6802家,超过了2019年的一半。

“无人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背后,消费者对便利和多样化生活的强烈需求正在激增。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大数据”带你看中国经济的活力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