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46字,读完约6分钟
随着固定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上市公司重要融资方式的可转换债券融资相形见绌。
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今年公开发行的66只新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总规模为650亿元,同比下降近60%。同期可转换债券基金也大幅“降温”,新申报或注册的可转换债券数量从去年同期的13只降至4只。
4 .可转换债券基金的申报
同比大幅“降温”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自今年2月14日新的再融资规定发布以来,新申报的可转换债券基金产品只有3种,而华商基金、招商局基金和银华基金分别将其股票基金转换为可转换债券基金或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指数增强基金。今年以来,有4只新申报的可转换债券基金。
去年同期,新申报的可转换债券基金多达13只,2019年共申报了16只可转换债券基金。与去年可转换债券基金的布局数量和节奏相比,今年的可转换债券基金申报显示出明显的“降温”迹象。
从可转换债券融资来看,截至6月6日,今年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数量为66只,比去年同期增加11只;总发行规模为651.07亿元,但同比下降56.58%。相应地,今年上市公司增发融资2932亿元,占股权融资的52.79%,超过去年的44%。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方式,固定收益和可转换债券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权衡。
海富通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主任莫倩认为,由于今年以来新的再融资规定放开增发,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叠加上市公司增加了融资需求,导致固定收益比重上升的现象。可转换债券发行作为一种自2017年以来逐渐被上市公司接受的“股权式”融资方式,在短期内自然会受到增持和发行的挤压,在短期内会有所减少。然而,从绝对数字来看,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仍在稳步增长,预计下半年新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至少为2000亿英镑。从长远来看,两者应该携手并进。
莫倩认为,“上述短期变化不会影响公司的产品布局,因为产品布局是一个长期的逻辑。”
北京一位固定收益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最近上市公司公布的固定收益计划规模迅速扩大,超过7000亿元,而今年实施的固定收益项目规模接近3000亿元,预计全年的回报规模将再次达到1万亿元。固定融资方式的快速增加将挤压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方式,今年可转换债券发行的总规模可能不如去年。
这位固定收益基金经理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固定收益和可转换债券融资之间存在一种权衡关系。”“上市公司的融资将有一个成本效益比较。2018-2019年,可转换债券融资规模将快速增长,这一点很重要。原因是固定收益融资难度加大,企业仍有融资需求,上市公司已转向可转换债券融资。”
然而,一些投资者认为,从可转换债券的发行结构来看,不包括一些大型银行可转换债券,目前的可转换债券市场规模和交易活动保持了去年以来持续的市场热度。
万佳可转换债券基金经理陈佳云认为,可转换债券融资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大型银行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基数较高。去年同期,三家银行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规模为800亿元。除去这三家银行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今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他表示:“与固定收益相比,可转换债券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可转换债券的扩张趋势仍在继续。目前,股票型可转换债券的规模超过5000亿元,数量超过290家,日均成交量超过200亿元。两者都处于历史高位。”
从新设立的可转换债券基金数量来看,2015-2017年,标有“可转换债券”字样的基金数量分别为2只、5只和3只;2017年,在新的再融资规定与新的减持规定叠加后,2018年至2020年可转换债券产品的数量分别为9、5和6只,一度呈现出布局数量和节奏加快的趋势。
融资方式各有利弊
增加融资更为有利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融资方式、门槛和难度的比较已经成为选择各种融资方式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根据上述北京固定收益基金管理公司的分析,从上市公司融资的角度来看,许多公司可能仍然倾向于固定收益法,因为固定收益法比较困难且节奏较快,新的再融资规定出台后,发行门槛将会降低。相对而言,发行可转换债券需要一定的财务指标,门槛相对较高。债券发行后,有稳定的股票价格,争取转换,仍有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压力。一般来说,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后续操作过程是复杂的、不确定的,因此固定收益融资应该更有利于上市公司的融资。
陈佳云认为,可转换债券和固定收益作为上市公司两种重要的再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来说各有利弊,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不同需求的上市公司会采取不同的再融资方式。
他认为,固定增加一般采用非公开发行方式,审批流程快,相对限制少,募集项目灵活,但一般有6-18个月的锁定期;可转换债券一般公开发行,上市公司无需事先寻求投资者。大股东可以迅速减持,溢价发行,并减轻股权稀释的压力。
莫倩还认为,在固定增长的难度降低后,上市公司选择的融资方式将因人而异,有融资需求的公司仍会倾向于增加固定增长,其中一些符合可转债发行要求的公司一般会选择可转债进行融资。
莫倩分析,相比之下,可转换债券的发行门槛并不低,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有很多硬性要求,符合要求的企业采用可转换债券融资会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从过去一年的表现来看,截至6月5日,55只具有可比数据的可转换债券基金(通过合并基金份额计算)的平均收益率为12.7%,反映出良好的盈利效果。
莫倩认为,过去一年可转换债券基金的大部分良好回报来自股市的牛市,未来可转换债券市场仍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陈佳云还认为,随着可转换债券基金在过去一年的良好回报,市场更加关注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投资策略日益多元化。投资者应及时适应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变化,以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表1:今年以来新申报或注册为可转换债券基金的产品
(来源:中国证监会)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这类基金申报热情锐减!啥原因?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