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4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从两江新区获悉,今年一季度,两陆村滩保税港区(以下简称保税港区)工业总产值为168.65亿元,同比增长3.75%。工业增加值12.32亿元,同比增长38.1%。
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保税港区要大力稳定工业基础板块,工业要稳步崛起。抓住疫情带来的市场机遇和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大力推广新业态、新模式,服务贸易逆势增长。
保税港区供应计划
加快智能转换
加工贸易稳步增长
保税港区围栏内有徐硕、怡保、人保、伟创等重点加工智能制造企业。他们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智能终端等产品。这些电子信息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年工业总产值近1000亿元,约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
今年一季度,保税港区启动了三个智能改造项目,总投资近2亿元。其中,徐硕将建成并投入运营一条全自动装配线,成为港区内第一家实现单一计算机产品装配线流程全自动化的企业。
截至目前,保税港区智能终端企业已投资10亿元进行智能改造。企业整体生产产量提高到98.5%,生产成本平均下降10%,生产效率平均下降30%,人力平均下降30%。
面对疫情的影响,保税港区除了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外,还持续努力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保税港区在协助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一季度实现了工业复苏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季度,保税港区产业增加值增长38.1%,主要是由于企业向上下游产业链扩张,价值链增加,延伸到微笑曲线两端,提升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保税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龙头完美匹配
服务贸易逆趋势增长
此外,今年一季度,保税港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9.28亿元,同比增长53%,占全市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的63%。其中,进口交易额约7.44亿元,订单475万份,占全市订单总量的78.77%;跨境电子商务综合税6977万元,占全市综合进口税的58.94%。
疫情期间逆势增长,有赖于保税港区抓住近年来的机遇,成功吸引阿里巴巴菜鸟、魏品辉、考拉海沟等行业领军人物落户,并以此为动力,形成中小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
保税港区可以受到许多龙头企业的青睐,其完善的配套设施至关重要。据质量保证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落户重庆的主要原因是保税港区拥有高效的土地服务体系。
据了解,重庆滕刚公司负责保税港区的陆地服务系统和跨境仓储的运作。在重庆标记和交付的每10个跨境电子商务包裹中,有4 5个是通过滕刚存储系统交付的。据重庆滕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满仓保税区服务体系的关键指标已达到行业一流水平,运行效率与沿海地区相当。
保税港区还成立了专门的供应链公司,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开辟了国际物流、保税仓储、订单运作、账簿管理、通关检验、短驳运输等环节。以跨境宠物食品为例,据报道,目前重庆的跨境宠物食品进口监管政策和服务能力已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对聚集在重庆港的行业极具吸引力。
从今年2月中下旬到3月底,已有10,080件宠物食品被运送到港口仓库,并发出了1,596份订单。随着注册品种数量的增加,订单呈爆炸式增长。2020年,保税港区跨境宠物食品进口预计将增加1亿元。
保税港区通过完善和提升配套服务,为入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帮助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疫情冲击下实现逆势增长。(夏怡然、王丹、郭迪)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一季度,两江新区保税港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1%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