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7字,读完约3分钟

4月16日,中信经纬的客户在官方网站上举报了三起典型的非法出口医用材料案件。

案例1:4月13日,青岛一家贸易公司向海关申报,将出口5400公斤丁腈一次性手套,价值661500港元。申报的规格是“用于员工的食品健康和安全检查”,在报关时没有提交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证书和出口医用材料的申报单。实际货物为一类医疗器械中所列的检验手套,当事人涉嫌逃避出口商品检验。4月15日,青岛海关立案调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5吨手套、40万个口罩……这些违法违规出口医疗物资案例被通报

案例二:4月12日,满洲里一家贸易公司申报出口价值30万美元的一次性防护口罩(非医用)150万只,并提交了批准证书复印件、非医用材料出口声明、检测报告等资料。经检查,发现29箱共11.6万个口罩为一次性医用口罩,当事人涉嫌逃避出口商品检验。4月15日,满洲里海关对此立案调查,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5吨手套、40万个口罩……这些违法违规出口医疗物资案例被通报

案例3:4月9日,成都一家公司用集装箱出口了一批货物。经检查,海关发现有30万只一次性防护口罩未向海关申报出口,价值超过32万元。怀疑当事人未向海关如实申报影响海关监管秩序。经调查,成都海关根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当事人处以罚款。

5吨手套、40万个口罩……这些违法违规出口医疗物资案例被通报

海关总署提醒,出口医用材料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海关将依法履行对出口医用材料的法定检验职责。进出口企业、报关企业、出入境快递企业、车主和经营者等涉及医用材料出口的市场主体,在出口医用材料时必须严格履行如实申报的责任。对于如实申报的守法企业,海关将一如既往地提供通关便利;对通过虚报隐瞒、隐瞒或夹带逃避法定检验,或出口掺假、假冒伪劣,或以不合格的医用材料冒充合格的非法、不可信赖的企业,海关不仅给予行政处罚,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还将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5吨手套、40万个口罩……这些违法违规出口医疗物资案例被通报

此外,海关总署还将采取纪律措施,使违法者“在一个地方失信,在任何地方受到限制”。

被行政调查的企业申请高信用企业认证的,海关将终止认证;处罚决定作出后,处罚信息将作为企业信用管理的依据。如果处罚信息减少到不诚实的企业,海关将采取纪律措施,如100%检查,充分保证,不适用“两步申报”制度,不免除检查,解除,转移,仓储和其他费用,不适用合并税收制度。

5吨手套、40万个口罩……这些违法违规出口医疗物资案例被通报

企业被立案侦查的,暂停相应的高信用企业管理措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直接认定为不值得信赖的企业,并对其采取上述纪律措施。

企业受到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后,海关将根据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将被处罚企业的违法信息收集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相关部门将进行协同监管或联合处罚。包括对申请配额的限制、对申请国家财政支持的限制、对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限制以及对向金融机构贷款的限制。

5吨手套、40万个口罩……这些违法违规出口医疗物资案例被通报

如果企业受到处罚,海关将把企业受到处罚的情况通知商务主管部门,暂停企业的对外贸易经营活动。根据商务主管部门的决定,海关不办理企业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和清关。

从事市场采购的企业违法的,海关应当将该企业受到处罚的情况告知商务主管部门,并暂停或者取消其从事市场采购贸易的资格。

报关企业或者进出境快件运输企业未履行合理审查职责的,海关将视情节处以罚款并暂停其报关业务。

海关总署表示,将加大对被处罚单位违法情况的曝光力度,不仅在海关总署、直属海关互联网网站和地方信用网站上披露被处罚单位的相关信息,还将通过微博、微信等客户端和各种媒体发布案件信息,让违法者无处可逃。(中信经纬应用)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5吨手套、40万个口罩……这些违法违规出口医疗物资案例被通报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