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5字,读完约4分钟
COVID-19疫情已持续三个月,中国已逐步恢复工作和生产。如果疫情在这里停止,对经济的影响将是可控的,但疫情仍在全世界肆虐,影响将更大。上市公司是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主体,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流行病的具体影响。现在是上市公司的年报季节,我们可以看到疫情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上市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新三板公司受到的冲击更大。许多新三板公司表示,他们可能无法如期披露2019年度报告,因为他们无法支付审计机构的审计费用。这种事情在过去很少见,这说明了疫情的巨大影响。
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如上市公司
最近,新三板公司的一些监管和保荐券商纷纷发布公告,暗示其监管的公司不能如期披露年报的风险。东吴证券公告披露,成都三家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管理不善无法支付审计费用,无法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导致公司无法在2020年4月30日前披露2019年度报告,或可能无法在2020年6月30日前披露。根据中山证券的公告,上海何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主营业务暂停而无收入来源,可能导致公司无法聘请审计机构对公司2019年度报告进行审计。如果不能按期披露,就有终止的风险。根据长江证券的公告,云南智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仍面临经营困难和资金短缺,2019年有可能无法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工作,无法按时披露年度报告。
那些已经有st的新三板公司甚至更困难。根据东海证券的公告,北京圣龙科技有限公司资金已经告罄,无法支付员工工资、审计费等费用。就连员工都付不起工资,更不用说支付审计费用了。有一些新的三板公司像这样,所以我不会一一列举。就抗风险能力而言,NEEQ公司普遍低于上市公司,但与更多的小微企业相比,它们就绰绰有余了。当新三板公司面临困难时,可以想象许多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困难。那么上市公司真的不难吗?恐怕不是。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变得臃肿、臃肿,在遇到困难时会隐藏一些东西。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宣布无力支付审计费用,其股价会发生什么变化?
缺少资金的背后是缺少订单
想象一下,疫情只持续了三个月,一些新的三板公司甚至无法支付审计费用,甚至员工的工资。如果疫情持续下去会发生什么?随着疫情在世界其他国家爆发,中国面临越来越大的输入性疫情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恢复工作和生产的效果将大大降低,例如,来自世界各国的订单将大大减少。现在的企业都是按订单生产,没有订单就不能盲目生产,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表面上看,几家新成立的三板公司资金短缺,无力支付审计费用和工资,但他们无法借钱解决困难。因为企业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资金链断裂,而是没有订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借钱给老板,他也不敢要。借钱最初是为了让生产机器运转起来。如果没有订单,生产机器运转时会损失更多。你借钱越多,你死得越快。
当然,现在有些企业通过生产防疫材料赚了很多钱,比如生产口罩。虽然口罩的价格是有控制的,但作为口罩重要原料的熔喷布的价格控制却没有那么严格。在流行之前,熔喷布的市场价格只有大约18000元/吨。疫情爆发后,熔喷布价格一度飙升至40万元/吨左右,上涨近20倍。制造商赚了很多钱。虽然口罩的价格是可控的,但口罩生产的利润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但公司的股价一直在上涨。1月2日,奥美以20.9元收盘,市值为88.2亿元。2月10日,其股价最高超过60元,市值最高超过250亿元。也有生产口罩、呼吸器、呼吸机配件和相关药物的人,他们的境况都更好。但总的来说,毕竟还是有一些企业,而且大多数都很艰难。
目前的情况不是两极分化,生活较好的企业数量太少,无法形成一极。前面提到的新三板公司没有核心竞争力,因此很难走出困境。如果这种流行病在印度和非洲蔓延,到今年年底将很难结束这种全球流行病。这些公司能撑那么久吗?一些上市公司会不会倒闭?现在可能有上市公司无法生存,但外界还不知道。因此,在这个年报季节,投资者真的需要睁大眼睛看上市公司的年报,以培养一双挑剔的眼睛,远离那些处境不好的公司。尽管大多数投资者可能无法理解财务报表,但他们可以通过常识大致辨别出来。当你说不清楚时,你宁愿错过它。■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疫情影响有多大?某些新三板公司连审计费都付不起了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