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9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这是国务院推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背景下召开的首次会议。
针对疫情发生后中小企业恢复和发展的具体措施,会议指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两大努力是努力扩大总需求;第二,增加对市场参与者的金融支持。
同时,会议强调,要考虑一些经济封锁和疫情引发的企业冲击,制定切实有效的阶段性政策,支持各类中小企业特别是暂时处于困难状态、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顺利度过难关。会议还提议增加对市场参与者的财政支持。充分利用信贷、融资担保、政策性贷款、利息补贴、应收账款融资、产业链融资等政策工具,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促进服务业需求的正常化
随着我国疫情的明显好转,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总体上回到了正常轨道。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在国务院联合防控机构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部分云平台大数据监测显示,4月15日,全国中小企业恢复率为84%。不同地区的复工率显示出齐头并进的趋势。25个省的复工率超过80%,湖北省也呈快速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以服务业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一些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明显的困难。据秦志辉介绍,像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等行业,复工率相对较低。
如何尽快振兴从事餐饮娱乐服务的中小企业?
刚刚召开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努力扩大总需求,加快重大项目投资,促进民间投资;重视消费需求的重要作用,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在实现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强线上线下整合,稳步推进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教育、医疗、养老、旅游等服务业需求正常化。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也致力于放松服务业的经营。
例如,5月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合防控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商场、超市、酒店、餐厅等生活场所要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全面开放。
同时,公园、旅游景点、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以及剧院、娱乐场等封闭的娱乐休闲场所,可以通过预约和人流限制的方式开放,举行各种必要的会议和展览。
上述意见的发布,意味着中国服务业将基本恢复正常运行,这对这些行业的中小企业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当然,各行各业的全面复苏,并不意味着一些中小企业会脱离经营困境,甚至立即倒闭。
会议强调,要注意市场化取向,考虑疫情引发的一些经济停工和企业冲击,制定切实有效的阶段性政策,支持各类中小企业特别是暂时处于困难状态、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顺利度过难关。
充分利用信贷等政策工具
没有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转。在这种流行病的背景下,金融在帮助中小企业方面的作用更加重要。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成本的措施,受到企业的欢迎。包括解决企业资金流动和流动性短缺问题,通过三次RRR减息、再融资和再贴现向金融机构提供3.55万亿元低成本资金,用于向企业发放低息贷款。此外,截至3月底,8800亿元企业贷款本息已经延期。
全国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全国工商联和100多家金融机构推出了非接触式、纯信贷、快速小额援助计划,3分钟申请,1秒钟发放。整个过程不涉及任何人工干预,完全是在线信用。目前,已服务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806.33万人,贷款总额3258.31亿元。
会议还提议增加对市场参与者的财政支持。总量政策应注重结构性导向,提高专业性,充分利用信贷、融资担保、政策性贷款、利息补贴、应收账款融资、产业链融资等各种政策工具。,努力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快中小银行资本充实,加大股票和债券市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记者还注意到,近期一些部门正在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上市和投融资对接。例如,今年4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服务活动,帮助中小企业在2020年恢复工作和生产的通知》。文件要求,要培育和培育高质量的中小企业,推进投融资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一周前的4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也下发了《关于做好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优质中小企业的上市和培育,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有机融合;筛选和推荐优质中小企业,形成上市后备资源库,促进合格优质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全球新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国家定调力挺中小企业:加大金融支持,用好信用贷款、融资担保等工具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4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