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5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改革疾病控制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应急支持——公共卫生治理迎来新机遇

新华社记者、熊、黄伟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2日提交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疫情信息及时、公开、透明发布。

"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非常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太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杰认为,从信息报送、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到分类控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

正如报告指出的那样,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这一流行病并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是非常困难的。此时,报告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这是一个及时的举措。

该报告建议充分利用抗传染病专项债券,增加对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的投资。科技防疫也是代表们的热门话题。许多代表指出,推进科学研究,从科学技术中寻找防治传染病的“战斗力”,是打赢防疫和控制疫情斗争的关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晨院士建议,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组建更高层次的“中国医学检验中心科学院”,整合国家优质科研资源,培育医学科技战略力量,并赋予其规划、协调、领导卫生科研和管理国家医学检验中心科技资源的职责。

改革疾控体制、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应急保障——公共卫生治理迎来新机遇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的关注。他说,这对增强公共医疗机构,尤其是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信心尤为重要。在疫情期间,许多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基本建设和设施更新改造项目,以疫情防控为重点,同时恢复正常的诊疗秩序,希望简化程序,在项目立项、审批和预算调整等方面给予支持。

改革疾控体制、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应急保障——公共卫生治理迎来新机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对报告中提出的“增加防疫和治疗的医疗设施”和“加强急救物资供应”的建议深受感动。他说,为了加强应急物资供应,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增量,盘活存量。例如,医疗机构可以将平战结合在新的建筑设计中,平时用于接收和治疗普通病人,在传染病流行时可以在当地改造成传染病房,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改革疾控体制、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应急保障——公共卫生治理迎来新机遇

人民想要什么,政府想要什么。国家健康与福利委员会副主任李斌表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非常重要。下一步要加强公共卫生的组织领导,提高全社会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和指挥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改革疾控体制、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应急保障——公共卫生治理迎来新机遇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曹志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改革疾控体制、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应急保障——公共卫生治理迎来新机遇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5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