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5字,读完约3分钟

《证券时报》记者段久辉

“2013年至2019年,中国金融技术风险控制制造商的融资事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披露的融资总额最高,为418.6亿元。7月10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未来金融论坛上,由“零一财经”、“零一智库”和“和合信息”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金融技术风险控制报告》。

报告:去年金融科技风控厂商融资63.5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

记者注意到,报告从金融技术风险控制的发展入手,阐述了传统风险控制与金融技术风险控制的关系,以及金融技术风险控制的发展过程。报告还梳理了金融技术风险控制厂商的情况,并通过相关投融资和专利数据展示了金融技术风险控制厂商的发展情况。

报告:去年金融科技风控厂商融资63.5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

在金融技术风险控制制造商的融资情况中,报告显示,从2013年到2019年,中国金融技术风险控制制造商的融资事件数量逐年增加。统计数据不包括并购和债务融资,也不包括蚂蚁金融服务;它在2017年达到顶峰,有57次融资活动;然而,自2018年以来,已经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2019年的融资活动为47次。融资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融资金额最高,为418.6亿元,2019年融资金额为63.5亿元。

报告:去年金融科技风控厂商融资63.5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

2019年上半年,有21项融资活动,2019年下半年有26项融资活动。融资事件较多的月份是1月、7月、10月和12月,其中1月达到高峰,共发生9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方面,2019年4月,通盾科技完成了1亿美元的D轮融资,8月,久富数码登陆纳斯达克,12月,金融一账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报告:去年金融科技风控厂商融资63.5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

在专利方面,根据soopat的数据,自2014年以来,与金融技术风险控制相关的国内专利申请持续上升。2014年,金融技术风险控制专利申请数量为10件,2019年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18件,复合年增长率为63.82%。

该报告基于三种常见的风险控制场景:信贷、支付和供应链。

例如,在信贷场景中,它主要分为零售业务和公司业务。被业界称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引入了联合信息企业关联关系的智能知识地图——风险门户,可以降低企业信用过程中关联企业识别不充分带来的各种风险。自风险门户网站正式推出以来,截至2019年4月底,招商银行共使用了55家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访客总数为8,280人,访客总数为91,423人,被检查企业总数为75,596家。

报告:去年金融科技风控厂商融资63.5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

在第三方支付场景中,随着支付服务的创新和快速发展,扫描码支付、人脸支付、声纹支付等技术日新月异,在线和离线等多种支付场景不断涌现。交易规模的激增对传统的支付风险控制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例如,支付宝阿尔法风险风控引擎(Alipay Alpharisk Wind Control Engine)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颠覆了传统的风控操作模式,能够在0.1秒内完成风险预警、检测和拦截支付交易等各种复杂任务。在天猫的双十一促销活动中,它经受住了巨大的流量和护送用户交易。

报告:去年金融科技风控厂商融资63.5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

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下,以合和信息“供应链核心企业大数据风险控制管理平台”为例,覆盖2.3亿国内企业和组织、2.2亿海外企业和700多亿实时动态多维企业数据库,有助于实现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前、中、后的全过程信用服务系统。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报告:去年金融科技风控厂商融资63.5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7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