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8字,读完约4分钟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5.661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按季度计算,第一季度同比下降6.8%,第二季度同比上升3.2%。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1.5%。
《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这意味着这一指标在第一季度下滑至负增长区间后,很快转为正值。此前,市场预计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2.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大风,光大证券刘制图
经济复苏大大超出了机构预期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然而,仅在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比预期提前转为正增长。第二季度3.2%的增长率也大大超过了该机构2.5%的预期。
对此,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刘爱华在7月16日上午举行的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逐步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逐步复苏。
野村证券(Nomura Securities)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分析称,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速迅速反弹,首先是因为疫情控制非常成功,其次是因为政策支持特别强。
在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超过预期的背景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保持大幅复苏趋势的预期也在增加。刘爱华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从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的回升,特别是第二季度,支持下半年经济持续复苏。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昌告诉记者,展望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向上修复的趋势更加明显。一方面,主要经济体出现经济复苏迹象,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作用预计将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中国的防疫工作已经正常化,经济恢复到潜在的增长水平是明显的。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有望恢复到4%~5%。
强大的工业是主要的驱动力
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以来,工业生产的持续强劲表现是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来看,今年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8%,增速达到全年新高,连续三个月增长。结合整个第二季度的调整后工业增加值,4-6月的调整后工业增加值均处于正同比增长状态,与第二季度gdp增长的正趋势相吻合。
海通证券(Haitong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蒋超分析称,第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回升,6月份升至4.8%。微观层面,6月份发电量增速继续回升,主要工业产品增速有增无减,水泥产量保持稳定,粗钢、化纤和汽车产量继续上升。第二季度,工业生产上升到下一个水平,这有助于经济复苏。
杨昌向《国家商报》记者指出,6月份的数据反映出工业生产回升趋势明显。其中,钢铁和水泥的增速仍相对较高,对下游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需求仍相对较强。
调查失业率已经连续两个月下降
今年上半年COVID-19的肺炎疫情对中国的就业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最新数据显示,这一流行病对就业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弱。
从今年6月的失业率调查来看,这个数字是5.7%,这是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在7月16日上午的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刘爱华披露了更多关于中国当前就业形势的统计数据:最近几个月,全国城市调查失业率逐月下降,6月份达到5.7%。从我们的统计数据来看,劳动参与率基本接近去年同期水平,比去年同期略低0.5个百分点。在疫情期间,不去工作的人口比例持续下降,6月份降至0.8%,与去年基本持平。
然而,虽然总体就业数据逐步改善,但一些群体的就业状况没有显著改善,这需要高度重视。刘爱华介绍说,同期大学生失业率达到新高。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的招聘需求有所下降,求职面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根据劳动力调查数据,6月份,中国20-24岁及以上人群主要为应届毕业生,调查失业率达到19.3%。比5月份高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
蒋超指出,过去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但疫情对服务业和消费的影响明显大于工业,尚未完全消退。因此,预计在就业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会加快,货币政策不会收紧。
全球新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转正!二季度中国GDP增长3.2%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8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