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2字,读完约2分钟

线路连绵不绝,道路网密密麻麻,铁路建设的好消息频频见报。7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71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大中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达到499亿元,同比增长11.3%。截至2020年7月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4.1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6万公里。

“慢火车”不慢待,扶贫路上显担当

扶贫,交通第一。高速车轮,对应着不断变化的发展步伐,延伸着线条,描绘着日益美好的幸福轨迹。如今,随着高速铁路网四通八达,复兴号快速运行,在深山老林中,81对公益性“慢车”几十年如一日地运行,给沿线人民带来了铁路发展的红利,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

“慢火车”不慢待,扶贫路上显担当

由于车站停站且票价低廉,便于深山和偏远地区的人们出行,也有助于沿途人们运输物资和与外界交流,因此被亲切地称为公益“慢车”。在界定小康社会时,关键是要观察农民的状况,“慢车”是承载沉重负担的“火车头”。据了解,目前运行的81对公益性“慢车”覆盖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停靠530个站点,途经延边、内蒙古东部、湘西、云贵、凉山藏区、南疆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其中104个为国家级贫困县市,为帮助贫困地区战胜贫困、服务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慢火车”不慢待,扶贫路上显担当

与最先进、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相比,“慢车”确实“过时”,但就满足当地居民因地制宜的出行需求而言,“慢车”也是最强大、最实惠的交通工具。它解决了深山居民的出行问题,为贫困地区的人们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铺平了道路。它们是沿途居民去市场就医、探亲上学和外出工作的重要工具。它们也是山区人民提高家庭收入、改变贫困、摆脱贫困和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正是通过这些“慢车”,许多农副产品被运往城市,许多人找到了自己的“致富之路”...

“慢火车”不慢待,扶贫路上显担当

快是快旋律,慢有慢节奏。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羡慕,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客观存在的。维持公共福利的“慢车”不仅是帮助穷人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也传达了“在通往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谁也不能落后”的坚定信念。同时,为保证公益性“慢车”的高质量运营,铁路部门在优化运营计划、加强登车组织、提供便捷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服务措施。,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使公益性“慢车”安全、有序、可控,人民出行安全得到保障。

“慢火车”不慢待,扶贫路上显担当

有速度,梦想总是一样的。高铁时代的“慢车”充满了对人民的感情,奏响了准确扶贫、全面小康的时代强音。今天,“慢车”仍在全国各地运行,铁路为人民服务的步伐一直在加快。(李洪日)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慢火车”不慢待,扶贫路上显担当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