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0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确保农村居民长期饮用“安全水”和“安全水”——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谈农村饮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胡伟

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消除贫困的决定性一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和提高了效果,直接影响脱贫质量。中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现状如何,尤其是对穷人而言?将采取什么措施来确保农村居民能够长期饮用“安全水”和“安全水”?

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谈农村

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农村水利水电处处长、水库移民处处长陆就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中国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已经全面解决

田学斌说,随着新疆伽师县和四川凉山州的饮水安全工程在6月底前竣工,按照现行标准,中国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已经完全解决。

据他介绍,中国在“十二五”末基本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后,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升级工程。截至2020年7月底,2.56亿农村人口的供水保障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1710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谈农村

截至2019年底,新疆伽师县和四川省凉山州仅有约2.5万名穷人是最后的“硬骨头”。水利部在新疆伽师县和四川省凉山州进行了挂牌督办和作战,组织1000多名副参谋长进驻现场,与当地有关部门共同作战,如期攻克最后一座“堡垒”。

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谈农村

“至此,全国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已经全面解决。”田学斌说,超过80%的农村人口使用自来水,水质显著改善,告别了担心干旱和缺水找水的历史。

努力走过农村饮水安全的“最后一英里”

陈明钟说,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民都向家庭供水,80%以上的农村人口有自来水。此外,还有一些分散供水项目,通过小水井和水窖将自来水管道连接到家庭。

他还解释说,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一些山区、牧区和偏远地区尚不具备供水条件。一些农民有自己的水源,或者在家里或家里周围有容易获得的水源,他们必须支付一定的材料安装费才能将水送入他们的家,因此他们暂时不愿意进入他们的家。

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谈农村

下一步,他说,有必要扩大农村集中供水项目的规模,提供良好的服务,以提高供水质量,并逐步将自来水推向家庭。还需要宣传家庭供水的好处,促进改变通常的用水习惯,共同努力开辟农村饮水安全的“最后一英里”。

高寒地区是农村供水的短板,水源不稳定,涌水量少,冬季供水管网易结冰。陈明钟表示,水利部在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时,特别关注高寒地区,努力寻找不受严寒影响的水源。例如,中国东北和西藏部分地区的井水对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管网、水厂和水龙头的防冻措施也得到了加强。

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谈农村

“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推广和应用一些新的防冻技术,以防止高山地区农村供水出现问题,并确保长期有效供水。”他说。

确保农村居民长期饮用“安全水”和“安全水”

虽然在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贫困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贫困地区仍存在供水保障水平低、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等问题。

“我们不敢懈怠。”田学斌说,下一步要密切关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继续巩固扶贫成果。

陆表示,他将继续实施农村供水工程,推进稳定水源工程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万人供水工程建设,在人口分散的边远地区规范小型供水工程,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加强工程管理和保护,有效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谈农村

他还表示,将继续支持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小规模水源工程,全面改善农村供水系统,推进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不断夯实扶贫和农村振兴的水利基础。继续实行双向交流和干部任用,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开展“订单式”、“菜单式”、“网络+式”培训,提高贫困地区水资源管理和控制能力。

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谈农村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谈农村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