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5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1月3日专电:与国际伙伴一起去探索月球
新华社记者
就在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3号登陆月球的前一天,荷兰内梅亨大学无线电实验室主任马克·克莱因·沃尔特兴奋得睡不着觉。用他的话来说:“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背面,我们参与其中。”
为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开放与共享,嫦娥四号不仅搭载了中国的实验项目,还搭载了荷兰、德国、瑞典和沙特阿拉伯的科研成果。
来自荷兰的科学有效载荷是一个低频无线电分光计,安装在承担嫦娥四号中继通信任务的“鹊桥”中继卫星上。嫦娥四号着陆后,该设备将与探测器上的中国无线电设备一起进行观测。
沃尔特说:“我们成为了第一个参与月球探测任务的荷兰团队。”“我很荣幸能参加这个历史性的活动。”
沃尔特对新华社说,这是他第一次与中国科学家合作,“双方都学到了很多东西。”“这种合作让我对中国社会和工作方式有了更好的了解,我真的很喜欢这个过程。我期待着下次有机会与中国队合作。”
嫦娥四号探测器还装有德国基尔大学研制的月球中子和辐射剂量探测器,总重量约3公斤,可全面测量月球表面中子和其他粒子的辐射环境。
德国嫦娥四号科学载荷项目组组长、基尔大学教授罗伯特·维默-施魏恩·格鲁伯(Robert Vimer-Schwein gruber)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他与中国航天领域的联系与合作已有20多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维默施魏恩格鲁伯说:“中国正在与许多国际伙伴进行合作,而且合作越来越多。”“我不同意因为害怕技术外流而拒绝合作的做法。在我看来,技术只会因为拒绝分享而消亡。”
维默-施韦因·格鲁伯表示,中德合作得到了两国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希望今后与中国开展更多的合作。"我对中国和欧洲的空间合作持乐观态度."。
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国际关系部负责人卡尔伯格奎斯特(Carl Bergquist)表示,嫦娥4号的任务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这让我们对月球有了更多的了解。”国际合作对于人类探索外层空间是不可或缺的。欧洲航天局期待并重视与美国、俄罗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
嫦娥四号的任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太平洋空勘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媒体Twitter上表示,中国在太平洋空勘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18年中国的轨道发射数量首次超过美国。
英国萨里大学工程与物理学院副院长高杨认为,嫦娥四号的任务对于探索月球上的未知区域具有重要的工程和科学意义。《卫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称这是人类探索的一个里程碑。
《日本经济新闻》最近报道说,只有中国在进入月球后成功地将探测器降落在月球上,预计中国将通过挑战月球背面的着陆而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
俄罗斯国家天文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弗拉基米尔·苏尔金(Vladimir Sulghin)说,嫦娥四号即将开始一次美妙的月球探测。“海外研究人员非常渴望知道嫦娥四号返回的探测数据,而中国从月球背面获得的任何野外探测数据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就。“。
目前,中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对世界的开放态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伙伴。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所长Natan Eismond对新华社说:“俄罗斯和中国都希望开展月球探测合作,并正在就此进行谈判。”(参加记者:刘芳、张苡榕、汤米、陈辰、谭晶晶、张家伟、华谊、渤海、陈革、杨过)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特稿:走,和国际伙伴一起探月去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