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51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成都2月2日电(记者谢娇)2日是第23个世界湿地日。根据2019年初成都平原越冬水禽调查结果,抽样记录的越冬水禽数量为20649只,是去年抽样记录的两倍多。这表明中国西部湿地生态继续改善,水文环境更适合生物多样性。

在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和成都湿地保护中心的支持下,成都观鸟会最近发起并组织了此次调查。以成都市为中心,东西南北向辐射,覆盖闽江、沱江、涪江、青衣江流域23个代表性区域,比上年增加5个区域。来自成都、德阳、眉山、绵阳、自贡和雅安的14个调查组的60多人进行了专业调查。

湿地日:成都平原越冬水鸟数量翻番 我国西部湿地生态向好

经过9个小时的调查,共记录了58种20649只越冬水禽,而去年同期只记录了9210只,增加了一倍多。新记录的鸟类有7种,包括黑腹滨鸟、灰色森林中的银鸥、鹳、鸳鸯、红嘴潜水鸭、绿鹭和金斑鸻。德阳和绵阳记录了极度危险的鸟类绿头潜水鸭,绵阳和洪雅记录了濒危鸟类中华秋沙鸭,彭州和雅安记录了珍稀鸬鹚。

湿地日:成都平原越冬水鸟数量翻番 我国西部湿地生态向好

成都平原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具有标杆意义。专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并在各地坚决实践。

成都观鸟协会负责人沈悠分析说,冬天是旱季。城市河流和大中型湿地通过人工调控和管理,为越冬水禽提供了良好的大气和水文环境,生物多样性更加明显,水禽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

"水鸟不是任何城市的固有生物."沈悠说:“候鸟的活动是生态学的总体指标。各地对大气、水、土壤的持续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有了恢复性增长。”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兴华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湿地日:成都平原越冬水鸟数量翻番 我国西部湿地生态向好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2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