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94字,读完约6分钟
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查处了六类违法违规行为:□资金占用、非法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三高”事件,重组后业绩承诺未兑现□增持承诺未兑现□股份未按计划落实。回购□年报财务舞弊、未能及时披露等违规行为□中介机构未尽职尽责。
⊙记者戚豆豆○编辑全
1月1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了2019年上海上市公司违规处理的情况。从各种“罚款”数量的增加来看,今年的监管力度相当大。总的来说,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从持续监管、分类监管、精细监管的角度,采取多种措施整治各类市场混乱,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
多维“狙击手”市场混乱
在持续监管的背景下,上海证券交易所认真履行自律监管职责。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发布了40项公开谴责令、103项通报批评令和106项监管关注决定,同比分别增长25%、63%和33%。纪律处分和监管问题涉及110家上市公司、533名董事和39名中介人。
与此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坚持分类监管,重点是混乱的公司和风险公司。严重违反主要风险公司的责任,如圣富仁,*圣依达等。公众对公司和主要负责人的认可和谴责,以及对市场关注的回应。对于上海股市的四家退市公司,如海润退市、退市控制、华业退市,应及时处理相关违规行为,并做好市场出口控制。
准确的监督也是有效的。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加大了对案件处理中“关键少数人”的关注,特别是对涉及底线的重大恶性违规行为,如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侵犯上市公司利益,对主要责任人进行了严厉处罚,包括公开认定15个指令和25人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和14%。两名违规行为极其恶劣的责任人被公开认定不适合终身担任上市公司董事。对其他责任人应区别对待,以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
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形成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的一大特色。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加大了对上市公司和“重点小股东”的合规培训力度,举办了近20次各类纪律处分合规培训,及时解读和分析案例,传递监管立场,督促公司改善治理、规范经营,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对六种违法行为进行了严格调查
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查处了六类违法违规行为。一是资本占用、非法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复杂,一些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试图通过资本占用和非法担保等手段触及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底线”。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加强事前监管的同时,严重追究了侵犯公司利益的“关键少数人”的责任,造成了监管冲击。全年处理重大资金占用和非法担保案件22起,公开谴责和公开认可案件13起,分别增长120%和333%。典型的情况是,比如st Furen的巨额资金被控股股东和关联方占用。
二是“三高”重组后,绩效承诺没有兑现。前期的“三高”重组承诺期已经到期,一些交易的“后遗症”逐渐显现。基础资产管理不善,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其赔偿义务,一些公司失去了对基础公司的控制。此外,为了避免赔偿,一些交易对手实施财务欺诈和其他不良行为。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力量查处相关违规行为,积极维护并购市场生态。全年共处理13起相关案件,143人参加了相关市场。典型案例,如黄河气旋重组交易对手未能客观披露标的资产的业绩预测,未能保证披露重组目标的真实业绩,导致目标公司失控,受到公开谴责。盛唐重组的目标是夸大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以“实现”其业绩承诺,交易对手受到公开谴责。
第三,增持的承诺没有兑现。为了规范相关主体的承诺行为,防止内部人通过“软蛋式”的增资计划抬高股价,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处理了12起大股东违规事件和5起董事违规事件。典型案例包括:江泉实业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粤泰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文头控股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发出了增持股份的高计划,但承诺期届满后有一股未增持,受到公开谴责。
第四,股份回购没有按计划实施。股份回购细则颁布实施后,许多公司相继披露了回购计划,90%以上的公司完成了回购承诺。然而,当回购期到期时,一些公司会离开公司。为了惩罚不诚实行为,监督公司信守承诺,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时开始处理金发科技等10多家上市公司未能完成回购计划的违法案件,并公开谴责了华业退市等恶性案件。
第五,年报财务舞弊、未能按期披露等违规行为。自2019年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处理了14起此类违规案件,同比增长133%,其中包括10起公开谴责案件,涉及141人次。典型案例包括:向毅荣通不当确认投资收益,*圣杨凡在年报中通过夸大销售收入来夸大营业收入和利润等。被公开谴责。*圣益达和圣新沂未能如期披露其年度报告,公司及相关董事受到公开谴责。
第六,中介机构未能尽职尽责。证券中介机构是证券市场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资本市场治理水平的验证和专业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督促中介机构严格履行“把关人”职责,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处理相关案件13起,涉及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和评估机构4家,涉及保荐人39家,分别增长33.33%和387.5%。典型案例包括:被市场摘牌的华业年度审计师未能严格按照执业准则对公司巨额债务投资业务进行审核,并被通报批评。*在公司重组过程中,圣钱宝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的评估活动明显违反执业准则,评估报告内容不准确,工作底稿存在重大遗漏,受到公开谴责。
下一步,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积极落实新《证券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自律监管与行政监管的有效衔接,维护监管权力,形成监管合力,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自律监管职责,共同提高监管执法效率,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资本市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上交所多维度“狙击”市场乱象 重点查处六类违法违规行为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