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94字,读完约6分钟

1月9日,一只名为“成脉科技”的恶魔股票发布了一份风险预警和澄清公告,引起了《商业日报》记者的关注。根据公告,公司注意到近期媒体报道称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同心软件是国内操作系统的新旗舰,并做了相关澄清。

当记者进一步询问媒体报道时,发现与上述公司相关的澄清可能与1月7日某券商优惠券发布的题为“同心软件国内操作系统新旗舰——红帽冉冉崛起”的研究报告有关。记者注意到,在研究报告发布后的四个交易日里,成麦科技的股价上涨了近35%,即使在1月9日发布澄清公告后,成麦科技在1月10日仍然有涨停。

尴尬不?这家券商的研报把“妖股”业绩夸出花,却遭对方澄清“打脸”!

今天,澄迈科技以每股178.96元收盘,盘中一度达到每股188.1元,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

上市公司澄清了研究报告的内容。1月9日,诚迈科技发布风险预警和澄清公告。诚迈科技表示,近期股价涨幅波动较大,市盈率较高。目前,公司的动态市盈率为1572,而公司软件服务业的平均值为212(来自东方财富网的数据),市盈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值。

尴尬不?这家券商的研报把“妖股”业绩夸出花,却遭对方澄清“打脸”!

也许正是因为最近的股价波动,公司才注意到,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同心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心软件)是国内操作系统的新旗舰。记者进一步询问发现,澄迈科技的澄清可能与一家券商1月7日发布的题为“同信软件国内操作系统新旗舰——红帽冉冉崛起”的研究报告有关。根据研究报告,同信软件拥有五大核心优势,但诚迈科技已经澄清了这一点。

尴尬不?这家券商的研报把“妖股”业绩夸出花,却遭对方澄清“打脸”!

研究报告显示,同信软件率先实现了与华为的实质性深入合作,实现了在华为、荣耀matebook等系列笔记本电脑上的预安装,帮助华为积极打造鲲鹏产业生态。

诚迈科技澄清称,同信软件仍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媒体报道中没有与华为进行实质性的深度合作。

据调查报告显示,同信软件拥有700多名员工,是中国最大的操作系统R&D团队,其母公司诚迈科技拥有近3000名员工,具有R&D技术人才的优势。

诚迈科技澄清称,该报告称,同信软件是中国最大的操作系统R&D团队,该公司尚未对比相关团队规模,也无法确认其是否属实。

研究报告称,同心软件的定位是以远大目标为目标,不仅是对传统操作系统的替代,也是对传统操作系统的一种超越,对开发平板电脑、电脑、触摸屏等下一代智能计算设备的操作系统具有前瞻性。

诚迈科技澄清,同信软件的产品定位为基于linux的桌面和服务器操作系统,下一代平板电脑、电脑和触摸屏智能计算设备的操作系统是前瞻性开发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除了研究报告的上述内容被打在脸上之外,诚迈科技还解释了研究报告中预测的性能。

近年来,诚迈科技的营业收入约为5亿元,但净利润呈下降趋势。据诚迈科技披露,公司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3938万元、1592万元和85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2.12%、59.57%和48.91%。不难看出,该公司的净利润正在急剧下降。即使在2019年的前三个季度,该公司的净利润也只有569.69万元,同比下降41.93%。

尴尬不?这家券商的研报把“妖股”业绩夸出花,却遭对方澄清“打脸”!

记者注意到,也许是因为统一信托软件的推出,市场为诚迈科技的表现打开了想象的空空间。2019年9月30日,诚迈科技宣布拟以全资子公司武汉诚迈100%的股权作价2.25亿元人民币;武汉神之都股东以其在武汉神之都100%的股权设定了2.7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诚迈科技将持有新公司45%的股权。

尴尬不?这家券商的研报把“妖股”业绩夸出花,却遭对方澄清“打脸”!

2019年11月15日晚,诚迈科技宣布,公司已于2019年11月14日投资2250万元在北京联合成立同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从事软件研发。诚迈科技持有同信软件45%的股权,同信软件是公司的股份公司。

2019年11月25日,诚迈科技再次宣布,计划以全资子公司武汉诚迈100%的股权和武汉深挚都股东持有的武汉深挚都100%的股权作价2.04亿元,以股权形式共同增加同信软件的资本,以股权形式替代各方对同信软件前期注册资本的现金出资。本次交易完成后,诚迈科技将持有通信软件增资后44.44%的股权。同信软件将继续成为诚迈科技的控股公司,武汉诚迈和武汉神之都将成为同信软件的全资子公司。

尴尬不?这家券商的研报把“妖股”业绩夸出花,却遭对方澄清“打脸”!

同时,诚迈科技还声明,本公司子公司武汉诚迈的评估值为2.04亿元,账面价值为4216.3万元(截至2019年8月31日),本次交易预计投资收益(税前)为1.6184亿元。

由于上市公司的公告,这份报告仍然给人很高的期望。上述研究报告预测,从2019年到2021年,诚迈科技的总营业收入将分别为6.67亿元、10.42亿元和15.15亿元。2019年,由于同信软件增资,诚迈科技将确认投资收益1.614亿元(税前)。假设投资收益在2019年确认,预计2019年至2021年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为1.68/1.06/1.63万元,每股收益分别为2.10/1.32/2.03元。当前股票价格,

尴尬不?这家券商的研报把“妖股”业绩夸出花,却遭对方澄清“打脸”!

然而,诚迈科技在澄清公告中表示,对于公司的经营收入和利润数据,要求投资者以公司发布的业绩预测、业绩快报和定期报告为标准。截至目前,武汉神之都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尚未交付给同心软件,相关事宜完成后,公司将及时披露。

尴尬不?这家券商的研报把“妖股”业绩夸出花,却遭对方澄清“打脸”!

此外,诚迈科技还表示,由于整合武汉诚迈和武汉神之都资源、开发和升级相应产品等多种因素,同信软件短期内难以获得高额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同信软件短期内很难获得大的利润,但这并不妨碍作为华为概念股的诚迈科技成为一只魔鬼股。自2019年9月30日宣布以来,诚迈科技已收到七个每日涨停板。在上述研究报告于1月7日公布后的五个交易日内,诚迈科技增长了近35%。即使在公司于1月9日晚发布澄清公告后,公司股价仍在1月10日上下波动。今天,澄迈科技以每股178.96元收盘,盘中一度达到每股188.1元,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

尴尬不?这家券商的研报把“妖股”业绩夸出花,却遭对方澄清“打脸”!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股价因经纪公司的研究报告失实而发生变化,然后被上市公司澄清的情况并不少见。记者了解到,一份经纪研究报告对某医药上市公司专利诉讼的进展做出了乐观判断,引发了该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交易所也发出了监管询证函。经上市公司核实,澄清研究报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完全一致。

尴尬不?这家券商的研报把“妖股”业绩夸出花,却遭对方澄清“打脸”!

从买方的角度来看,一些研究人员的研究报告可信度不高。一位买方市场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这些闭门工作的分析师应该退出市场。此外,一些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研究报告一般都有合规要求,虚假研究报告如果给投资者造成损失,也可能面临索赔。

尴尬不?这家券商的研报把“妖股”业绩夸出花,却遭对方澄清“打脸”!

关于诚迈科技对研究报告的澄清,记者向发布上述研究报告的经纪公司发出了采访信,但对方截至发稿时尚未回复。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尴尬不?这家券商的研报把“妖股”业绩夸出花,却遭对方澄清“打脸”!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