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5字,读完约4分钟
近两年来,由于监管部门对保险市场混乱的严格整顿以及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市场的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成为保险业一个全新的出路。许多保险公司试图通过增加更多的技术投入“弯道超车”来进一步占领市场,这使得在热潮中保险技术、监管技术等新业务形式的发展更有希望。
我们的见习记者王晓
最近,泰康保险与毕马威中国联合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财税热点报告》,表明科技是大健康产业的新生产力,是建立大健康闭环生态系统的必要手段。如今,许多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电子病历、数据处理等系统快速存储和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医疗健康数据,为消费者定制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分析医生的过度医疗行为。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消费者的健康管理能力,还可以在前端控制消费者的患病概率。同时,通过有效控制治疗过程中的医疗费用,可以降低赔偿费用,最终实现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双赢。然而,对科技的过度投资并不仅限于健康保险领域。随着新一轮科技创新,保险业也在利用这种科技之风加快转型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奠定科技基础。
近两年来,由于监管部门对保险市场混乱的严格整顿以及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市场的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成为保险业一个全新的出路。许多保险公司试图通过增加更多的技术投入“弯道超车”来进一步占领市场,这使得在热潮中保险技术、监管技术等新业务形式的发展更有希望。
根据上市保险公司最近披露的2018年年报,五大保险公司中有三家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利润增长。细看年报,不难发现五家上市保险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努力探索保险与科技的平衡。通过人工智能、云平台和基于区块链的产品,进行场景对接,满足消费者的定制需求。网络驱动的场景和数据驱动的智能已经成为保险销售领域的突出特征。2018年各保险公司的理赔报告也显示了技术与保险结合的力量,技术在承保、承保、损失认定和理赔的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平安年报》,2018年中国平安科技板块利润大幅增长,金融科技和医疗科技业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业利润67.7亿元,占集团营业利润总额的6%,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也表明中国平安多年来部署科技的战略正在逐步取得成效。此外,中国平安旗下众多创新科技公司成功完成融资,为“保险+科技”战略再添一笔。还有保险技术领域的发展布局,如平安良医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金融一本通完成全面融资,新加坡子公司成功开业。最近,中国平安还在国际高端医学影像大赛中多次获奖,在医学人工智能辅助医疗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也为平安医疗健康生态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8年12月底,平安医疗科技已为200多个城市的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提供了完善的医疗保险管理和参保服务,5000多家医院接入了智能商业保险平台。
除了平安,最近PICC布局科技领域也有好消息。4月11日,PICC在北京召开了“PICC”应用发布会。全新的PICC应用集成了保险销售计费、保存/更正、理赔、续保和客户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一站式、一致”的服务需求,使PICC成为中国首家率先大规模应用ipv6的金融机构。
除了上市保险公司之外,其他保险公司也开辟了科技领域,试图通过技术授权提前占领市场,增强影响力。经过五年的发展,中国第一家网络保险公司中安保险2018年保费收入终于突破100亿元,在财产保险市场站稳了脚跟。2018年7月,中安保险向中安科技增资9亿元,正式推出“保险+技术”双引擎战略。除2c业务外,大力拓展2b业务,抢占新互联网时代的制高点。据悉,2018年,中安保险已签约300多家客户,60%的保险系统产品幸存客户将在2018年进一步堆叠保险系统模块或升级原有模块。
然而,随着近年来行业内对“保险+技术”的探索不断加快,如何帮助实现担保功能成为行业内讨论的焦点。对此,CIGNA首席执行官赖军向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保险公司在金融技术方面的投资正在逐步增加,但其目的应该是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提高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保险公司不同于其他R&D机构,因为它们的基本职能是提供风险保护。技术的引进不仅要让产品看起来“光彩夺目”,更要注重实际效果。关注如何让消费者获得更便捷的服务,以及用户的痛点是否得到妥善解决,是将技术引入保险领域的实质。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险企持续推进科技引领战略布局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