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1字,读完约3分钟

4月29日至30日,中国广告协会在山东济南举办了主题为“超越与共生”的2019(第15届)中国广告论坛。在此期间,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接受了媒体的集体采访,探讨中国广告业转型的新机遇。

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个性”与“人

问:第十五届中国广告论坛的主题是超越与共生。你如何理解这个主题对广告业的意义?

答:我认为,共生是指在广告业发展过程中,适应消费、文化、媒体、技术环境甚至政治环境的变化。这个主题非常具有前瞻性。说到超越,我明白在这个巨大的转变、变化和焦虑中,这个行业需要一种突破的方法,那就是超越。“超越”一词指的是我们的行业本身,专业能力能否提高,技术水平能否适应,行业有多先进,以及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只有超越行业本身,我们才能摆脱焦虑,摆脱困难,获得新的生活。如果说共生解决了行业环境的问题,那么超越就是行业内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这两个词高度概括了广告业的现状和广告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个性”与“人

问:你认为目前在广告的学术、理论和教育领域存在超越和共生的问题吗?

是的,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国广告学术界是一个借来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我国广告业和广告学术界在严谨性和考证性方面都有所欠缺。基于这样的特点,我认为广告业和广告学术界确实面临着共生与超越的问题。我们应该与其他学科、与行业共存,并与时俱进。这就是共生的问题。超越就是超越我们原有的纪律和固有偏见的局限。在我看来,学术超越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且可能更加紧迫。

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个性”与“人

问:你提到环境会影响行业,那么在你看来,推动广告业发展和转型的内外因素是什么?

答:实际上,我认为中国广告业存在产能过剩但有效产出不足的问题。广告商倾向于用一些理论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但事实上,我们不能用死知识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产品,而是拥抱变化,创造价值。我认为市场问题只能由市场来解决,我们的源动力应该来自市场,包括市场需求、行业自身的生存状况以及与广告业相关的其他领域,这将推动行业不断变化。

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个性”与“人

问:随着新媒体广告和新技术的兴起,传统广告业应该如何抓住这些新机遇,实现自身转型?

答:长期以来,新旧矛盾的冲突往往表现为简单的替代关系,传统广告被数字营销等所取代。相反的观点。但事实上,广告业应该在强调个性的同时探索人性。我认为这是这个行业的另一个机会,你可以超越个性和人性来思考这个问题。例如,社交媒体解决了人与媒体之间的距离问题,但如果广告商只考虑如何解决距离,就没有商业机会。真正的商业机会是什么?它不是社交媒体,而是媒体的社会化,即我们用媒体来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我们想真正解决问题,跳出困境,寻找机遇,就需要从技术逻辑、市场逻辑和整体环境逻辑的角度来思考深层次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创造一种新的模式和新概念。这种肤浅的联系在这个行业不太可能有前途。

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个性”与“人

曹艳/文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个性”与“人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