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75字,读完约6分钟

图片来源:照片网

你对湖州的印象如何?也许,你根本不记得了。

据官方介绍,湖州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上海、杭州和南京共同的腹地,是连接长江三角洲南北两翼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节点城市,距杭州75公里,距上海130公里,距南京220公里。

据说大城市之间的城市比较尴尬,而且不管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明星ip光环如何,即使与苏南模式的无锡和苏州、浙江省内台模式的温州、台州和湖州相比,发展也过于低调。

最近,浙江省政府批准在湖州建立南太湖新区。这个新成立的新区与杭州江东新区、宁波前湾新区和绍兴滨海新区一起,形成了环杭州湾经济区的四个区。

带着这种存在感,我们来谈谈湖州,一个长江三角洲的无名之人。

1.隐藏在太湖

湖州,太湖周边唯一的江南城市,以湖命名。

历史上的湖州是一个富有生存意识的地方。湖州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京杭大运河的优势,自明清以来,湖州丝绸已销往世界各地,胡俟和胡俟商人是晚清重要的商业力量。

但到目前为止,湖州的经济已经逐渐衰退。环太湖五大城市中,湖州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719亿元,南岸嘉兴为4871.98亿元,北岸苏州、无锡、常州分别为1.85万亿元、1.14万亿元和7050.3亿元。

与苏州和无锡相比,嘉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湖州的1.79倍。有些人把湖州的经济困境与当地的巴丹文化联系在一起。在湖州,当地人常说没必要浪费时间,休闲的感觉不言而喻。

但是现在湖州人,八面玲珑,似乎有点不耐烦了。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好机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2018年6月,它被刊登在《湖州日报》的头版。

为了推进效率和改革,湖州市市长钱三雄甚至成立了一个低效率部门进行评估。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钱三雄还提到要形成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具体而言,湖州应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与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都市圈建设充分对接,深入融入上海都市圈、宁杭生态经济带、g60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开展更紧密的区域合作。

2.重返江湖

湖州有着先天的区位优势,不愿意成为无名小卒,怎么能利用它呢?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钱三雄表示,要加快高质量的赶超,湖州必须放眼湖州之外,找准位置,从区域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发挥优势。

目前,湖州的关键是融入浙江省会杭州的朋友圈。在《浙江省建设大海湾行动计划》中提出的“一港二极三廊四区”的杭州湾经济区布局中,四区分别是杭州江东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和湖州南太湖新区。

为什么湖州南太湖新区被列入四区?位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一位相关人士说,

湖州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它也在杭州都市圈的范围之内。杭嘉湖地区联系紧密,湖州应纳入大湾区范围。

走出浙江,湖州也面临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机遇。

湖州作为g60科技走廊的九个成员城市之一,有望在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下,实现下一个高质量的增长点: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

2018年1月,上海总体规划(2017-2035)出台,湖州被纳入上海1+10和1+7都市区。在当地的电视节目中,湖州市发改委主任梅曾表示,上海2035计划的实施,最终使湖州从暗恋到坠入爱河,融入上海都市圈。

湖州成功融入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的朋友圈后,两市互动频繁:

2018年12月10日,湖州市政府赴上海举办长三角一体化南太湖新区推进会议,并与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8年12月底,湖州发布了加快融入上海都市圈的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2019年1月,湖州市发布了《沪湖绿色智能走廊建设实施方案》,以上海为龙头,湖州为源头,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绿色家园等六大产业。

3.繁重的工作

重返江湖,不仅要借钱,还要给自己力量。

正如钱三雄所说,湖州融入了上海的大都市,自然生长,所以我担心它会等到花儿凋谢。

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玉雄指出,沪杭高速铁路缺乏,工业能源水平不高,沪杭高速铁路还存在能力薄弱、互补合作深度不够、平台载体不完善等问题。

湖州的第一步是交通。高速铁路是湖州重要的电力枢纽。正在建设中的沪苏湖高速铁路从上海虹桥站出发,途经苏州,最后到达湖州。高铁建成后,直接到达上海只需30分钟左右。

据湖州市发改委合作交流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三年,沪苏湖、上合杭、沪杭西等高速铁路将迅速投入运营,并与上海港、空港建立密切联系,实现上海到长三角其他大中城市的一小时高速列车和半小时通勤。

对此,浙江海洋大学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黄建刚认为,高铁更多的是为了人们的出行,货运需要新的出口。宁波有海,无锡有河,湖州是内陆,只有太湖。这个货运量完全不同。湖州市虽然已有苏神-浙-皖和沈家湖高速公路,但高速公里的运输成本较高,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地处沪宁杭腹地,“无名之辈”湖州如何突围?

湖州西货场为湖州的货运提供了机遇。今年1月以来,湖州西货场已投入运营,长江三角洲内陆地区新增了一个海港。宁波舟山港的海港功能将通过铁路延伸至湖州,当地货物可以在这里装卸和清关,抵达后直接运往目的地。

除交通之外,作为“两山”概念的发源地,湖州市注重绿色智慧,注重发展养生、绿色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值得注意的是,南太湖新区的定位重点还提到了建设国家级示范区的改造两山的概念。

黄建刚认为湖州生态良好,适合发展旅游业,建设宜居城市。环境良好,沪苏湖高速铁路通车后与上海关系密切。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吸引人,比如加强对房价的控制,在不同的地方开办学校。

湖州融入了上海的城市化都市圈,也主动采取了支持政策。《加快融入上海都市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到2020年,两地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将基本实现互通。在产业合作方面,湖州还将抓住上海产业合作基地布局的机遇和需求,与上海高端产业建立合作互补体系。

地处沪宁杭腹地,“无名之辈”湖州如何突围?

面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黄建刚还提到,上海城市化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善加利用还是被利用?这需要湖州进一步思考和创新。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地处沪宁杭腹地,“无名之辈”湖州如何突围?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3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