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9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杭州5月16日电:让“金名片”更亮——浙江推出一系列措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瞿凌燕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民营企业是浙江的黄金名片。面对新的时代命题,浙江民营企业在创新、融资、减负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构建了支持民营经济优质发展的政策体系。
数字经济:增强私营企业制造业的能力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省的“第一工程”。
在浙江,中国最大的轮胎制造商中策橡胶集团引进了阿里巴巴云人工智能等工业智能技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在短时间内对每块橡胶的“产地”进行处理和分析,匹配出最佳合成方案,大大稳定了胶料的性能,平均合格率提高了3%-5%。
浙江民营经济通过“产业数字化、产业化数字化”,提升产业水平,率先转化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各种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制造的新模式不断涌现。
针对浙江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数量多、缺乏创新资源等问题,浙江提出推进“三个项目、一个平台、一个创新”。“三个工程”是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和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工程;“一个平台”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平台建设;“一个创新”是指通过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标,引导民营企业进行产品创新。
根据2019年第一季度浙江省经济运行数据,规模以上产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同时,17个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其中纺织、服装、造纸、化工、化纤五大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赋予传统产业新的力量,浙江民营经济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优化“融资”:为民营企业发展增加氧气
为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浙江近期从创新土地出让方式、采取差别化地价政策、支持现有土地的振兴挖潜等10个方面提出了降低企业土地成本的具体措施。
例如,根据私营企业不同行业的生命周期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可以通过灵活的年度转让、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等方式公开提供工业用地。,并可灵活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和服务年限,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的土地成本。
针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浙江积极推出一系列措施,激发民间有效投资的活力。
浙江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共同设立“浙江新兴力量基金”,主要投资于上市公司,特别是民营上市公司,以缓解企业债务压力,化解近期金融市场风险。
在出台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政策后,许多企业反映融资效率高、融资利率低、综合融资成本降低。
“完了!”“通电!”诸暨市汽车配件厂总经理周不时在朋友圈子里发布最新的商业动态。去年11月,周仅用半个月时间就从浙商银行成功借款250万元,解决了购买新工厂的资金紧缺问题。
升级服务:降低运营成本
在全国知名的双创基地——杭州梦之城,其管理者自称为“店主”,为企业家提供政务、生活辅助等一系列平台服务。
记者了解到,小城镇企业家享受的服务已经延伸到全省。从“跑多次”到“最多跑一次”,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腿”……两年来,浙江简化了企业的行政审批程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日前,湖州吴兴中盛招标代理有限公司获得营业执照,这是浙江省第一个通过“企业网上创业”平台的全过程、全环节办理的营业执照。“我在一天内完成了所有这些链接。”公司负责人诸葛华新高兴地说道。
根据浙江省近日发布的《企业启动全过程一日完成行动计划》,到6月底,全省新开业企业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注册、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发票申请等联合事务,企业启动成本预计下降20%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将实现“零成本”启动。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史玉妍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让“金名片”更亮——浙江推出系列举措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