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0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杭州5月22日电(记者冯媛)21日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的“彩色地图——欧亚纺织品染色300年历史”展览上,展示了一幅标有24种天然染料的地图。

据报道,为了染同样的颜色,古代染匠根据当地情况使用不同的染料。例如,在欧洲,木犀草是一种黄色染料,而在伊朗,翠雀花是一种黄色染料。当然,有些地方不同的道路通向同一个目标。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刘建告诉记者,欧洲使用菘蓝,东亚使用荭草,东南亚和南亚使用木蓝和马蓝,但它们都是用来制作靛蓝染料的。然而,同样的丹宁染料在丝绸之路上有不同的原料,包括石榴皮、核桃皮、漆树和五倍子。

杭州:“斑斓地图”展示丝绸古道上的色彩流动

在展览中,藏在北京紫禁城里的一幅黄色印刷品看起来很普通,但上面的染料来自欧亚大陆的东西方。黄色染料木犀草素来自欧洲,红色染料苏木素来自东南亚或中国南方。因此,文物和技术揭示了丝绸之路上的色彩流动。

在来自土耳其的彩色花毯上,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来自美洲大陆的染料——美洲胭脂虫,它是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进入欧洲的。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峰研究员表示,虽然自化学染料出现以来,天然染料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但它代表了纺织服装业的一个伟大传统,也符合当代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追求。“事实上,许多天然染料也可以用作化妆品和食品中的食用色素。在一些国家,天然染料也是农民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国际上对天然染料的研究已成为一种普遍做法。”

杭州:“斑斓地图”展示丝绸古道上的色彩流动

本次展览是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的首届天然染料双年展的一个项目。双年展包括研讨会、论坛、讲习班、博览会和其他活动,吸引了来自许多国家的天然染料研究人员、工匠和艺术家。

[我要纠正错误]主编:吴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杭州:“斑斓地图”展示丝绸古道上的色彩流动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