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8字,读完约3分钟

尽管河南省南阳高新区管委会在5月26日解释了与青年汽车项目的合作,但并没有完全打消公众的疑虑。除了对“车载水解制氢及氢能汽车”项目的技术、项目合作基本情况及“40亿元投资”等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说明外,当地政府对备受公众关注的“72辆电驱动氢能公交车”问题未予回应,也未提及是否对“庞青年及青年汽车集团不诚信”问题进行调查。

经济日报:“水氢车”折射地方招商浮躁心态

澄清“水氢车”事件,分清真假,创新是关键。“水氢车”似乎很神秘,其原理不难理解。据湖北工业大学董世界教授带领的R&D团队解释,生产氢气无非是“铝合金粉末+催化剂+水”的反应,汽车是靠氢气燃烧来发电的。但是,包括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张立军在内的许多专家认为,这种制氢方法技术不成熟,不符合节能、经济、环保的要求,基本上没有商业价值。至于汽车行驶时“瞬间制氢”带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没有得到验证。因此,这款原型车可能只是企业愚弄地方政府的“道具”。

经济日报:“水氢车”折射地方招商浮躁心态

氢燃料汽车技术作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努力解决的“瓶颈”工程。据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的报告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制氢技术能够满足节能、高效、低成本、对环境影响小的要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敢说它在这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或革命性的突破。单个企业夸大其产品的“成功”,这不符合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如果当地的主要负责人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专业研究,当面对耗资数十亿美元的项目时,当地的工业、信息和科技部门是否没有认真评估这些项目?除了“庞青年”善于伪装之外,恐怕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浮躁”心态。

经济日报:“水氢车”折射地方招商浮躁心态

汽车产业投资大、关联性强,属于招商引资的“宠儿”,特别是像氢燃料汽车,也属于国家倡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一些传统产业大的三线城市或农业大城市来说,自然是一块“热蛋糕”。

吸引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经济,但也要有风险意识。近年来,媒体报道个别企业利用新能源骗取投资和补贴,财政部也报道了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典型案例。因此,引进一个高科技项目需要严格的论证。只有分清真假,兼顾经济利益,尊重科学规律,我们才能成功。如果我们头脑清醒地做决定,错误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特别是,对于有很多疑问的项目,我们宁愿放慢速度,在上马之前弄清楚,这是责任的表现。永远不要冲动,抓住机会,放手。毕竟,最终买单的是地方政府和投资者。不幸的是,一些地方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经济日报:“水氢车”折射地方招商浮躁心态

与一线和二线城市相比,三线城市对大型项目的吸引力自然有限。但是,为了引进这些大型项目,许多地方会尽一切可能利用自己的资源,包括土地、贷款、政策等。,并急于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当地招商心态变得“浮躁”,投资者的真实身份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国家政策和法规被公然违反了。只要你来投资,你就可以说什么,做什么都有特别的事情,所以你的判断最终被“飞天/飞卫星/飞卫星”的“大项目”所模糊,各种闹剧甚至骗局的出现并不罕见。可以说,这起“水氢车”事件给相关地方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经济日报:“水氢车”折射地方招商浮躁心态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