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33字,读完约6分钟
6月14日晚,在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幕后,中国证监会同意对科学技术委员会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登记。
根据上述消息,近日,中国证监会同意按照法定程序对以下企业科技板块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登记:华兴源创和瑞创微纳。“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时间表,并陆续发布招股说明书。”证监会表示。
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也有这些重要的环节
这意味着这两家公司是第一个进入询价发布阶段的。6月13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曾向外界介绍,开板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时间节点,开板前有注册、路演、发行承销、注册等几个关键环节。
根据相关审计规则,发行人应在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的登记决定后开始公开发行股票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和中国证监会指定的网站上披露招股说明书。
根据《科学技术委员会股票发行与承销指引》,在发行程序方面,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发行与承销计划,包括发行计划、初步询价公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战略配售计划(如有)、超额配售选择权实施计划(如有)等。
如果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收到发行承销方案后5个工作日内未表示异议,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依法发布招股说明书,开始发行工作。
据《证券时报》记者报道,e公司科技板块的建立和试点登记制度将实施更加市场化的发行和承销机制。科技板市场IPO的价格、规模和节奏主要由市场化决定,市场约束得到加强。新股定价不受限制,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参与者的询价、定价、配售等机制,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专业能力。(试行发起人关联子公司的“后续投资”制度。支持科技板块上市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定价承销的事后监管,建立上市后交易价格监控机制,抑制不合理定价。(
初步询价完成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根据相关规定中各项的中值和加权平均值,审慎合理地确定发行价格(或发行价格区间的中值),主要是指公募产品、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保险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基金等配售对象在剔除最高报价后剩余报价的中值和加权平均值中的较低者。
股票发行价格或发行价格区间确定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于t-2日15:30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发行公告或停牌公告,并在公告中说明发行人发行后的预计总市值是否符合招股说明书明确选择的市值和财务指标上市标准。
“因为科技股应该发出询价,而且询价结果非常重要,线下路演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点。大多数公司可能需要15个工作日,即3个星期来完成发行和上市工作。”资深投资银行家王认为,科技股已经正式进入发行和上市阶段,上市后的询价路演、线下报价、定价和交易将成为科技股关注的焦点。
(此图由资深投资银行家王提供)
两家公司都是第二批公司
截至6月14日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受理123家企业申请设立科技局,9家企业通过会议,其中6家企业已提交注册登记,2家企业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科技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证监会批准上市的华兴源创和瑞创微纳并不是第一批出席会议的企业,而是第二批出席6月11日会议的企业。
从理论上讲,通过会议的企业进入“提交注册”阶段,并不等同于中国证监会批准其科技板块进行ipo注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学技术委员会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中国证监会在注册登记过程中决定退回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补充审核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机构应当对需要补充审核的事项进行重新审核,并提交上市委员会审议。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的,应将审计意见及相关材料再次报送中国证监会;审计失败的,应当作出终止发行上市审计的决定。
两个企业概述
1.瑞创微纳:
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册于山东省烟台市。
预计融资4.5亿元,投资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芯片技术改造扩建项目、红外热成像终端应用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瑞创研究院建设项目。
该公司是一家集成电路芯片企业,专业开发非制冷红外热成像和mems传感技术,致力于设计和制造专用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和红外成像产品。成立了山东红外成像与光电传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光电成像技术工程实验室。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非制冷红外热成像mems芯片、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红外热成像核心、红外热成像相机和光电系统。
自2009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红外热成像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2018年5月,该公司发布了数字输出为12微米、1280×1024万像素的红外mems芯片。目前,公司的12微米640×512探测器和17微米384×288探测器均实现了数字输出、陶瓷封装和圆片级封装。同时,公司被批准为承担“核高基金会”研发任务的牵头单位。在深入培育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同时,公司还在2018年1月推出了vga平面阵列非制冷太赫兹成像运动,不断探索太赫兹成像探测技术。行业内可比较的公司主要包括高德红外和大理科技。
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25.06万元、1.56亿元和3.8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72.15万元、6435.17万元和12517.19万元。
同期,R&D费用分别占营业收入的29.78%、17.18%和16.94%;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分别为21.86%、17.53%和16.66%。
瑞创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请受理时间为3月22日,4月23日首次询价并回复,共58个问题;5月16日,第二轮质询和答复被披露,共有13个问题。5月24日,第三轮质询和答复被披露,共有5个问题。
公司未来三年的总体发展战略是:科技领先,技术领先,实施垂直整合的商业模式,在红外领域脱颖而出,横向拓展到其他领域,做强做大,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价值,努力打造中国最有价值的芯片企业,成为全球领先的红外成像解决方案提供商。
2.华兴源创:
成立于2005年6月,注册于苏州工业园区。
预计融资金额为10.09亿元,将投资于平板显示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半导体事业部建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
该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测试设备和全线测试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平板显示器和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用于液晶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平板显示器、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等行业。
根据财务数据,2016年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16亿元、13.7亿元和10.0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2.1亿元和2.43亿元。
同期,公司的R&D费用分别占9.25%、6.83%和13.78%,可比公司的R&D费用分别占16.68%、13.08%和12.4%。
华星源创科上市申请于3月27日获得受理,公司于4月30日披露了第一轮询答情况,共49个问题;5月15日,第二轮质询和回复被披露,共有18个问题;5月26日,第三轮质询和答复被披露,共有6个问题。
谈到未来发展,华兴源创表示,基于公司现有的技术能力和R&D团队在平板显示和触摸智能检测领域,如信号技术、软硬件技术、电气技术、结构和图像算法技术等,将继续致力于平板显示检测设备和技术的进口替代国产化,力争成为超大规模数模混合电路测试系统、晶圆测试、非标准自动化等的全球供应商。 老化和测试集成电路测试行业的耗材和服务,建立中国品牌的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设备。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证监会同意科创板IPO注册 两家集成电路企业拔头筹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5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