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8字,读完约2分钟

6月19-20日,第三届全国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技术应用高层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来自电网公司、设计院、系统集成商、电池制造商、投融资机构等单位的280多名嘉宾出席了研讨会。

据了解,网侧储能电站主要面向电网调控运行,能够满足区域电网调峰、调频、调压、应急响应、黑启动、改善电能质量、推广新能源消耗等应用需求。同时,网侧储能电站的建设可以缓解电网中的一些供电缺口,提高设备利用效率,避免火电机组频繁启停,减少满足短期最大负荷所需的电网建设投资,为帮助确保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储能站已成电网建设刚需 商业模式仍是大规模推广障碍

目前,我国电网侧的储能主要分布在负荷中心和清洁能源基地。江苏、河南、湖南、浙江、广东等省的电力负荷增长率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它也面临着由于煤电暂停和建设缓慢而造成的负荷缺口问题。电网侧储能已成为解决短期调峰问题的选择之一;青海、甘肃等西北省份是我国实施清洁能源战略的重点地区,新能源发电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在该地区部署网侧储能将有助于改善新能源的并网特性,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更大范围的消耗。

储能站已成电网建设刚需 商业模式仍是大规模推广障碍

据介绍,电网侧储能站有充电和放电两种相互作用的状态。目前按照电网中的通用电站进行管理,不包括在用户站模式中。因此,建在变电站内的储能站很难根据峰谷电价差盈利。电网建设只需要电网侧的储能站,这是满足夏季用电高峰、延缓电网投资的有效措施。但是,缺乏合理的商业模式,投资收益难以计量。未来蓄能电站的租赁成本将通过市场竞争逐步形成。

储能站已成电网建设刚需 商业模式仍是大规模推广障碍

在商业模式方面,与会专家表示,电网侧储能隐患尚未完全解决,成本分流压力巨大,中短期发展也面临一定挑战。目前,通过租赁服务模式提供储能系统服务,收入模式尚不明确。目前,用户侧储能的业务模式比较清晰,利润通过峰谷差价套利和节省容量电费来实现。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效率和循环寿命可能难以满足测量条件,投资回报低于预期。一些投资项目抱着试水抢占市场份额、消化动力电池容量的心态。

储能站已成电网建设刚需 商业模式仍是大规模推广障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力工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墉认为,未来三年中、美、韩储能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对于系统集成商来说,投资储能是一个坚定的方向,也有必要重点解决系统安全问题、寿命问题、成本问题、回收问题和盈利模式。同时,也有必要将分布式能源服务市场改造成综合服务的能源服务提供商。以便更好地应对行业的整体挑战,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储能站已成电网建设刚需 商业模式仍是大规模推广障碍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6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