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07字,读完约9分钟

年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对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现状和快速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解读。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从2009年开始发布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目前已成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决策的重要参考、领域快速发展研究的权威资料、公司快速发展战术制定的重要依据、社会全面了解产业的重要窗口。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中国军民科技融合、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术计划的重要一环。 年,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已经开启了全球组网模式,产业链正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机遇。 今年,中国计划发射18颗左右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优先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到年底建成35颗卫星全球覆盖系统,为全球客户提供定位、导航等服务 而“北斗三号”组网将比较有效地带动领域市场、大众市场、特殊市场、智慧城市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北斗对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达到了80%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会显示,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年生产总值达到2550亿元,比上年增长20.4%。 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包括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达到35.4%的902亿元,对北斗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达到80%。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已经五年了。 5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海事、电力、民政、气象、渔业、测绘、矿产、公安、农业、林业、国土、水利、金融、市政管网等十几个领域的行业,各类国产北斗终端产品的宣传。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卫星导航和北斗应用相关上市公司达58家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完善和应用开发,国内卫星导航和北斗应用相关上市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快速发展,产业链日益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年1月,卫星导航和北斗应用相关上市企业(含新三板)总数达到58家。

卫星导航和北斗应用相关人员超过50万人

国内卫星导航仪器营销总规模与世界市场相比,所占比重逐年提高,接近15%。 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行业的业务单位数量维持在14000家左右,工作人员超过50万人。

截至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经从地区走向世界,北斗应用发展迅速,北斗信号得到了世界绝大多数卫星导航芯片方案的支持,北斗应用范围和规模大幅扩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国企品牌,是国家战术的重要实践行业,是中国积分推动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新兴产业。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北斗+智能电网保护电力生命线

北斗在电力领域也形成了基本稳定增长的授受、定位、短消息应用市场。 白皮书表示,北斗在电力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增加。 河北、湖北、福建、陕西、青海和贵州等省已采用北斗定位和授时功能,完成电力数据采集、电网设备授时、电力通信网频率同步、车辆监管等,形成了多种“北斗+电力”应用处理方案,广泛应用于电网生产和管理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电网作为智慧城市的“大动脉”和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年9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与国家电网新闻通信产业集团签署战术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国家北斗精密服务网电力专网落地应用,推进北斗系统在中国电力领域的配套。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北斗系统应用于电网管理,比较有效地降低供电故障率,使电网运行更安全。 提高电网系统服务效率,缩短事故发生后应急响应时间比较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供电价格,保障电价稳定。

北斗智慧城市等新兴应用行业有广阔的前景

建设智能城市的必要前置条件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新闻化,北斗在智能城市等新兴应用行业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智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北斗领域的应用逐渐进入服务化快速发展阶段,各种位置服务公共平台的大量出现和智能终端的应用普及有力地推动了产业链下游运营服务收入的增长。 白皮书预计,到2009年,北斗应用将超过交通运输、精准农业、城市综合安全、智慧城市建设等主要细分市场规模2万亿元。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随着我国智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北斗的精准应用将从城市基础设施行业向智能城市全方位迅速扩展。 北斗精确定位技术预计将在未来中国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斗时空的应用为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北斗在市政管网的应用逐步形成领域标准

市政管网作为智能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各功能区域有机连接和运行的生命线。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年底,我国县级以上城市供水、排水、燃气和供热等4种市政基础设施的地下管线长度已超过260万公里,并以每年10万公里以上的速度增长。 使用北斗精准服务揭示管网时空数据和属性数据,是管网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北斗结合管网的应用管理整个管网的业务链。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据悉,在原国家测绘地理新闻局指导下,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连续几年展开的北斗“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为智能城市相关行业北斗应用确立了前期示范。 以市政燃气管网为例,国内各大燃气公司制定北斗精准服务应用操作规程,相继开展北斗精准服务深度和燃气管网管理工作,开展北斗耦合燃气应用的城市数量将进一步扩大。 另外,随着在城市燃气领域应用的示范效果不断提高,北斗在城市给排水、供热、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市政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试验近年来也相继展开。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以北斗精准时空服务采集地下管线重要新闻已形成领域建设的刚需,以智慧气体为先导的北斗精准应用逐渐形成领域标准。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行业的数字化管理诉求将成为北斗精确应用的重要市场,相关领域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北斗应用于京津冀地区煤炭改气工程中的一大亮点

年3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制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提案确定,实施冬季清洁供暖定点工程,将“2+26”城市作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规划的首批实施范围。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白皮书指出,在年开展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炭改气工程施工中,应用北斗精密服务,为管网施工和后期维护等工作人员提供保障,比较有效地支持大气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鄂湘豫、鄂湘 以华北煤炭改气实施者之一的中国燃气控股有限企业为例,全年共完成120多万户农村煤炭改气,管网长度达11000公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全过程使用北斗精确定位,后期管网的 该企业计划全年完成350万户农村煤炭改气工程,管网新建长度超过30000公里,北斗的精确应用是煤炭改气工程的一大亮点。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搭建北斗开放平台,打造北斗“核心”

为了推动国产北斗芯片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克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核心芯片关键技术瓶颈,促进国产北斗芯片应用宣传和产业化规模,国内芯片开发公司将构建自主北斗芯片开放平台。

在全球卫星导航多系统并存竞争和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仍过度依赖美国的gps系统和产品,产业规模小,且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核心芯片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应用能力薄弱。 为了不过度依赖海外芯片,提高我国核心芯片的自给率是当务之急。 在卫星导航行业,中国北斗的出现打破了国外长时间垄断的局面,也赋予了中国这个后来者话语权,在大众应用市场上,北斗芯片技术不断成熟,但围绕核心芯片的技术开发和设备制造仍是我国的短板。 决定了在国内导航定位芯片市场研发公司多而散的情况下,无法与国外芯片竞争,芯片领域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优势也不太依赖于一两家公司。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目前国产北斗导航定位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模式比较封闭,受到公司自身资源、研发投入和人才水平等因素的很大限制,要靠自己的力量推动芯片核心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不太容易。 为此,利用北斗芯片开放平台,联合产业链多种研发资源,以新的“凝聚力”研发模式全面提升国产北斗导航芯片综合实力,大大加快北斗导航芯片核心技术的攻克速度,实现国产北斗导航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白皮书称,年9月,国内公司开发的全球首款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多系统多频高精度soc导航芯片正式发布。 该产品通过北斗开放平台面向核心算法的研发,开放芯片原始测量数据,为分布式算法研发团队提供芯片硬件支持,“国产核心算法”+“国产核心算法” 并开放芯片内核接口资源,由产业链公司根据自身诉求对比芯片资源进行应用功能二次开发,再次提高芯片综合能力。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北斗+”催生了更多的应用新模式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起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目前草案拟制完成,即将形成征求意见稿,该条例通过法治手段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快速发展,保障北斗系统工程建设,稳定运行,连续可靠的服务

“北斗+”正在产生更多的应用新模式,产业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值得期待的是可穿戴设备、新零售、无人驾驶、综合安全和智能城市建设等应用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