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86字,读完约7分钟
图片来源:中国视觉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一直是以“地下”的形式进行的。穿山甲被称为“老鼠”或“龙虾”,蟒蛇被称为“长虫”。买卖双方都心照不宣地理解各种代码名称和代码。现在,中国正以最严厉的态度禁止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买卖野生动物,消除食用野生动物的不良习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禁止食用“具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和其他受国家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
同时,从27日起,全国范围内的食用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将被完全禁止,所有用于食用目的的野生动物人工养殖许可证将被吊销。最高人民检察院28日发布了《检察机关保护野生动物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旨在彻底切断野生动物黑产品的利益链条,让所有参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者付出代价。
据国家林草局27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月26日,全国共有86万多名林草系统执法人员参与了野生动物贸易整治,查处野生动物违法案件690起,查获野生动物3.9万余只。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解释说,颁布该决定的原因是,自疫情爆发以来,过度食用野生动物的问题日益突出,对公众健康和安全构成重大隐患。在相关法律修订之前,应及时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为打赢这场流行病、阻断战争提供有力的立法保障。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协会”)秘书长周金凤25日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说,如果不停止与野生动物的异常接触,“像COVID-19这样的大灾难仍将接踵而至。”
根据《决定》,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包括在禁食范围内。由于科研、药用和展览等特殊情况,野生动物可以非食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经济法办公室副主任杨鹤庆2月24日表示,捕捞鱼类等自然渔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国际惯例,已经受到《渔业法》的规范。根据各方协商一致意见和本决定的有关规定,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纳入禁食范围。
完全禁止非法消费野生动物是确定无疑的事情,《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也在议事日程上。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办公室主任王瑞和此前透露,他计划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纳入今年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加快《动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进程。
这项法律于1988年出台,在32年中经历了四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18年,但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和其他相关规定从未被纳入规定。
多年来,许多机构和学者一直提议将禁止购买、使用和拥有野生动物纳入法律,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周金凤认为,这与《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开发利用”的出发点有关。“之前(政府)颁发了许可证,口头上说禁止(目录外的)野生动物繁殖,但实际上很难实施。”
2016年,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原来的“合理利用”改为“规范利用”,保护意图更加明显。然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周珂和李越在2016年写道,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和发展的政策,国家依法保护使用野生动物的主体的合法权益。这实际上是一种鼓励使用野生动物的态度。
对源头的监控不力也会导致混乱。
作为中国绿色发展协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马勇向时代财经分析说,在现行体制下,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审批和监督是一体化的,他们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就像左手和右手的关系一样。马勇说,他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钢铁公司和文化公司也可以获准驯养和繁殖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保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公众参与和信息披露程度相对较差。”马勇建议,今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要对野生动物管理进行专项监督,“戳破脓包”,充分揭露问题,对症下药,为修法提供支持。"
《决定》发布后,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官方网站于2月25日晚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原《决定》的基础上,深圳进一步扩大了动物禁食黑名单,食用动物及其产品包括深圳市人民政府决定食用的猪、牛、羊、驴、兔、鸡、鸭、鹅、鸽等家禽家畜;法律法规未禁止食用的水生动物。
随着野生动物贸易的收紧,以此为生的农民必然会受到影响。
根据《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6年,全国野生动物养殖业的专职和兼职人员超过1409万人,创造产值超过5206亿元。其中,毛皮动物产业从业人员约760万人,毛皮产业产值预计为3894.83亿元;药用动物产业从业人员约21.08万人,创造产值50.27亿元;食用动物产业从业人员约626.34万人,创造产值1250.54亿元。
根据《决定》,除食用外,不禁止使用符合正式检疫管理的毛皮加工和药用等野生动物。然而,事实上,在目前的疫情下,许多野生动物的繁殖处于暂停状态。
在湖北从事梅花鹿和孔雀养殖的肖(化名)26日告诉,该农场已于1月底接到林业局的通知,要求停止一切交易。目前,肖先生的农场里有20多只梅花鹿。过去,这些梅花鹿主要用于提取鹿茸。
2月27日,陈骁(化名)的父母在广西从事肉蛇和水蛇养殖,他也告诉时代财经,他的父母对他们将来是否能从事养殖感到悲观。根据他的介绍,他的父母七年前开办了一个农场,从那以后他们一家一直靠它生活。一旦农场关闭,萧的财力将被切断。
时代财经指出,在许多农村地区,当地合作社曾经大力发展野生动物养殖,甚至将野生动物养殖的产业作为当地扶贫的重要支持。
2015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农业局农业经济总站表示,昌黎县全农业畜牧专业合作社现已建立13个分支机构,成员8365人,养殖规模300万只,覆盖倪净、黄店庄、刘台子庄、辛集等县乡,带动成员增收3亿元。整个昌黎县甚至有“中国裘皮产业化基地”和“中国貉养殖之乡”的称号。
特种养殖业的发展一度成为农村工作的亮点。去年,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沙坪镇南阳村的贫困家庭张智霖收养了11批果子狸,并在南阳村建立了专门的果子狸养殖基地。据《江西日报》报道,仅在2018年,该县沙坪镇、高陂镇和白家镇就有560户人家,1700多人,他们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签订了一份饲养果子狸的合同。
根据计划,张智霖今年将放生33只果子狸,预计将为他带来5万元的养殖收入。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变得不明朗了。
北京法学会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高桂林曾表示,国家将在全面封禁后清理相关野生动物产业,但特殊动物养殖业不太可能马上被取缔,但将给出一个时间表并逐步退出。
在周金凤看来,与野生动物产业带来的经济价值相比,更需要考虑的是社会的永久价值。
《决定》发布后,全国人大常委会表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受灾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支持、指导和帮助,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补偿。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巨灾下滥食“野味”或将终结,千亿产业面临“地震”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7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