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88字,读完约9分钟
在许多人的期待中,最严格的禁令很快就出台了。
2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投票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消除食用野生动物的不良习惯,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被列为禁猎的野生动物不仅包括公众通常所知的陆生野生动物,还包括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
急于与游戏划清界限的省市也迅速做出了回应。
图片来源:张建设
昨天,它是湖北,流行病中心。自3月5日起,湖北已全面禁止食用所有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殖和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并将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此前,3月2日,《广州市禁止暴食野生动物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2月25日,《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征求意见稿)》列出了一份详细的禁食黑名单,人工饲养的海龟、甲鱼等野生动物也被排除在食用动物范围之外,引发了诸多争议。
《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征求意见稿)》截图
广东人经常因为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而被嘲笑,并且总是因为他们的游戏爱好而出名。广东两个一线城市的快速进攻似乎反映了这个野生动物消费大省的困境。
人们仍然清楚地记得,17年前,作为非典爆发的源头,广东不得不面对如何对待游戏的问题。虽然很快颁布的《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明确提到了抛弃食用野生动物的习俗;然而,在大餐馆里,它们仍然是广东人餐桌上的食物
为什么退出游戏这么难?广东可以说是最典型的观察样本。现在,我们必须重新开始。
广东人爱吃野味,这是大多数人对岭南地区及其文化的固有印象。
在历代的古籍和民间记录中,有许多关于广东吃野菜传统的记载。据汉代《淮南子》记载,越人以舔蛇为食,广东人对蛇的喜爱溢于言表;唐代的凌易指出,中国南方和中部的歌唱与鸟类和喜鹊没有什么不同,岭南人总是生吃它们,从而将广东食客的食谱扩大到鹦鹉和猫头鹰等鸟类。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一家游戏店的菜单在网上流传
韩愈被贬潮州时,写下了《南朝齐吃沂源十八法》。在他的诗中,他列举了许多种类的游戏,如蒲鱼,蛤蜊,牡蛎和海龟,这使他感到惊奇。作为一个外国人,他不能适应鱼腥味的游戏,所以他不得不打开笼子听它。
在南宋周曲飞的《灵外待客》中,广东人似乎是到网上寻找美食的美食家。小溪洞穴里的人们可以到达又深又宽的地方,他们不会问关于鸟、动物、昆虫和蛇的事情。全世界,只要能吃,都用来满足广东人的胃口。
有些人发现了80年代出版的粤菜菜单和粤菜指南。配料不仅包括蛇和鹤,还包括水獭、松鼠、猴子和猫。不用说,广东对游戏的追求似乎正朝着一个并不奇怪,但更奇怪的方向发展。例如,典型的广东名菜龙虎斗在19世纪从用黄鳝煮青蛙变成了用蛇煮猫或用蛇煮果子狸。
当然,广东人并不是唯一爱吃野味的人。云南与广东省分开,桌上有许多种类的花、植物、真菌和蘑菇。这两个地方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古代的偏远地区。当农业和畜牧业不发达时,人们不得不寻找猎物来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在牲畜供不应求的地区,各种野生动物也可以成为蛋白质的替代来源。
然而,一旦无奈,就逐渐成为一种相互追逐的趋势。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在蛇盛行的广州,每天可以吃掉20多吨的蛇,在蛇不能吃的街道上没有毒蛇。这一趋势甚至影响到湖南、上海、江苏和浙江省。大约在2000年,上海20000家餐馆中有80%供应包括蛇在内的游戏。
人们发现,随着广东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游戏被赋予了区分阶级和表现趣味的作用。
例如,当地有一种说法,咸竹蜂可以通过煮瘦肉或雪梨来治疗喉咙痛。然而,在《本草纲目》等传统医术中却找不到咸竹蜂,其疗效也是在清代才发明的。后来,穿山甲和大鲵等野生动物被证明很难烹饪和食用。与享受食物相比,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身份象征。
广东省林业局曾经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广州有一半以上的居民吃过野生动物。原因是45.4%的人认为他们可以补充营养,37%出于好奇,12%出于好奇。
对游戏的热爱成了广东乃至整个国家的噩梦。
2003年,非典从广东爆发并蔓延至全国,感染了5000多名患者,造成349人死亡。据公开报道,首例非典病例是一名佛山村干部在非典爆发前吃了蛇。第一个广为人知的病例是深圳一家餐馆的一名游戏厨师,他在同年12月出现症状。
先前的研究表明,果子狸是非典病毒的中间宿主。2003年底和2004年初,非典在广东再次出现,果子狸清理行动在结束疫情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2006年播出的电视剧《武林外传》截图
此前,野生动物走私为广东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收入。据报道,在非典之前,深圳有800多家野生动物餐馆,每年通过各种渠道在深圳销售近800吨野生动物,其中仅蛇的日最高消费量就达到10吨以上。
在广州,新源、东宝、南津和茶头四个游戏市场使白云区成为最大的游戏配送中心。仅新源市场的日营业额就达190万元,年营业额在7亿到8亿元之间。从游戏供应来看,广东市场在十年内至少增长了五到六倍。背后是遍布广东省的1300多个野生动物养殖场。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当地政府在关闭游戏市场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放弃游戏的销售。
2003年,国家林业局等12个部委根据形势需要,下发了《关于做好禁止非法猎捕和管理陆生野生动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上报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物种,允许其从事经营性驯养繁殖。一个月后,广东报告了40种陆生野生动物,与林业局公布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相比,所占比例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之前喊的灵猫也包括在内。
这为新一轮的野生动物繁殖奠定了基础。2011年,雷光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对当时报道的甲鱼养殖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广东甲鱼产量从2001年的近2.2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3.6万吨,其销售目标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延伸到全国各地。
图片来源:照片网
非典预警的效果只有两年。根据雷光英等人的调查,在经历了2004年和2005年的市场低迷之后,海龟市场在2006年初开始复苏。从2007年底到2008年初,海龟养殖者在数量和价格上都获得了双丰收。
游戏餐馆和交易市场也开始复苏。一些媒体调查发现,尽管一度受欢迎的茶头野生动物市场已经不复存在,但一个地下交易市场已经在它周围形成。清晨成了野生动物卖家的活动时间,大量的野生动物在黑暗中从这里涌入各种餐馆。
2007年,当地媒体写道:
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这些人已经忘记了非典流行期间的荒凉街道,忘记了全国人民口罩的恐慌,忘记了完全禁止他们的嘴的警告,更忘记了果子狸是人类非典冠状病毒动物起源的罪魁祸首,他们只需要吃饭来确保什么,但他们无所畏惧,当他们不吃。
没有进入白名单的蛇最终被允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繁殖。2012年,广东修订了以前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在经营和利用管理方面,没有白名单,只禁止非法加工和消费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
广东也发布了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相关文件。
2003年,《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要求,要摒弃食用野生动物的习俗,不要食用受法律法规保护、易传播疾病或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同年,深圳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明确禁止食用包括蛇在内的野生动物。
2012年,《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迎来修订。然而,和其他省份一样,保护变成了变相的利用,禁令为出售和消费野生动物提供了机会。
对于饲养野生动物,市场上一直有两种声音
支持者自然支持用餐者和他们背后的整个利益链;
反对者认为,在许可证的背后,很难追踪野生动物的来源,很可能有大量的野生动物被猎杀。
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蔡贤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技术含量很高,但直接从野外获取野生动物相对简单,这给了犯罪分子一个机会。
自今年1月底以来,广东省发起了一场消灭疫情的运动。
广东省森林公安局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对17523个市场和餐馆进行整顿后,共立案74起(14起刑事案件和60起行政案件),仅收集到4390只野生动物。
来源不明的问题也带来了一条延伸到国外的产业链。根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官方平台,近年来,广东打击了多起野生动物走私案件,大量穿山甲冻体和鳞片从东南亚运往广东。
广州海关截获穿山甲(来源:海关出具)
但反过来,禁令也让大量以饲养野生动物为生的农民面临困难。据统计,广东省有甲鱼养殖场9万个,从业人员34万人,目前总产值近1000亿元。仅中华鳖一个品种,2019年在广东省就生产了6.3万吨,带动了1.1万多名员工,年产值超过36亿元。
一些农民担心新投入的甲鱼苗几个月后才会投入生产,甲鱼养殖环境不适合鱼虾。禁令实施后,所有投入的海龟苗、工厂和硬件都被浪费了,这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3月4日,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紧急通知,海龟、中华鳖和牛蛙不在禁食范围内。
但在此之前,用餐者已经率先感受到了禁令带来的寒冷。早在2月4日,在公众的评论中,以蛇为关键词的李成和荣基老字号已经消失。
在过去的几天里,一篇名为《游戏帝国》的文章广为流传,从广西云开山的猎人和广州热衷于吃游戏的女白领,到用1500平方米的大网捕鸟,用剧毒农药克百威杀雉鸡,中国游戏产业链向四面八方延伸。在文章的最后,一位网友留言说:
束手束脚,偷猎猖獗,食客络绎不绝,执法太难了。我希望野生动物的禁食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全球新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SARS过去17年了,为什么我们还是戒不掉野味?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