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7字,读完约2分钟
4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从全国股份转让公司获悉,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场发行新三板融资金额和并购交易金额逐月上升,交易基础制度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二级市场交易便利性提高,日内交易日均成交量环比增长66.45%。新三板指数呈现反弹趋势,其中新三板做市商上涨13.00%,创新指数上涨11.51%。新三板全面深入改革的效应逐渐显现。
定向发行制度优化是新三板发行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年第一季度以来,定向发行新三板股票的融资额有所增加,发行效率有所提高,发行成本不断降低。
一是融资覆盖面扩大。今年第一季度,普通股融资56.59亿元,比上个月增长31.33%。二是融资效率提高。16家上市公司计划向超过35名新股东发行股票,筹资总额为5.77亿元,平均每次发行有54名新股东。第三,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数据显示,103家上市公司正在实施自我管理发行,定向发行的时间和成本明显降低。
此外,上市公司的收购规模也有所回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并购总额为19.44亿元,比上个月增长1.85倍;其中,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热情上升,收购金额同比增长14.79倍。同期,上市公司实施了三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金额6.24亿元。
在二级市场,交易制度的改革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和市场运作的质量。其中,第一季度,创新层的集合竞价股票平均每日匹配次数增加到4.2次,基础层增加到1.7次。同时,随着股票交易规则的全面实施,整个市场上投资者申报的最少数量已降至100股,大宗交易中支持全天收购的功能进一步优化了交易申报的效率。
数据显示,3月30日,1000股以下单申报数量占15.03%,单申报数量占8.76%;全天共收到投资者99份大规模申报,包括26份当日申报。
根据全国股份转让公司的数据,新三板指数在第一季度也呈现反弹趋势,三板市场份额上升13.00%,创新指数上升11.51%。股价的上涨推动了市场估值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板市场60天市盈率从去年底的20.30倍上升到22.25倍,创新指数也相应从19.36倍上升到22.30倍。(王鸿)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一季度三板做市、创新成指上涨超过10% 新三板改革效应逐步显现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