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17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问:你愿意分开吃饭吗?——疫情下中国家庭就餐方式调查
新华社记者刘红霞、于琼元、沈伟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COVID-19突然爆发的肺炎将许多人锁在家中。工作、生活、学习...过去分散在各处的场景都集中在一个屋檐下。
随着疫情的发展,一个话题已经逐渐升温,或者重新升温——在家吃饭、分享正餐还是共享正餐?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家庭聚餐又“热”了
西兰花炒木耳,带鱼炒面,还有凉菜……和往常一样,长春人孙晓慧中午为家人做了几道菜。不同的是,在过去,一个盘子可以盛一整盘菜,但是现在一个盘子被分成四格,一格可以盛一小盘。
疫情爆发后,关于用餐分享制度的讨论越来越多。从减少幽门螺杆菌和其他细菌通过餐具和唾液传播的角度来看,分餐比合餐更合适。孙晓慧同意这一事实,于是他从网上购买了这些盘子,拿走了之前的盘子,开始“分割”。
“过去家里经常有剩菜,现在剩下的菜越来越少了。”分餐后,孙晓慧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她更准确地掌握了家人的食物摄入量,她也避免了浪费。
在山东济南,张亚平的家人也选择在疫情期间分餐,因为他们的孩子更小,更容易感染细菌。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了。
“分餐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还可以合理地定量搭配,确保营养不被浪费,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她说,目前大部分家庭都长时间住在家里,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孩子从小就建立一种分享食物的意识,并带动父母和老人养成分享食物和使用筷子的习惯。
居住在北京西城区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所有的家庭都分餐,但在看到专家的倡议后,他们改为分餐。“我们不仅使用自己的餐具,还区分洗碗布。现在我们不觉得像这样吃饭很尴尬。”
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家庭聚餐成为热门话题。早在2003年,非典爆发后,社会上就出现了一股分享餐热。然而,这次家庭聚餐引发的讨论似乎比上一次更热烈。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话题包括“支持用餐分享系统”、“文明餐桌和筷子行动”以及“你在家吃饭时使用筷子吗?”引起了亿万网民的持续关注和讨论。
一些地方政府也提倡分开用餐。在山东,10个部门联合开展了“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的文明实践活动,倡导家庭聚餐使用公共筷子和勺子;在浙江,一个试点示范从三月开始,六月,公共筷子和勺子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
“分化”的势头正在上升,“结合”的声音并不微弱
许多人还担心家庭是否有必要分餐,分到什么程度,饭后做什么。
"包括两个老人,我们家有六个人住在一起."住在北京东城区的蒋女士向记者抱怨道。“吃饭的时候,五个人分着吃,但是我爸爸就是不肯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使用半拉式用餐系统。”
这是一个案例,但不是孤立的案例。记者在江西、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发现,一些家庭的老人多年来习惯了合伙制,暂时不想改变,共同生活的孩子也不好意思强迫他们改变。记者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分餐制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对于一些年轻的“三口之家”,孩子们通常有自己的筷子,这对年轻夫妇分开吃饭似乎是多余的。
此外,不止一位在职女性在采访中提醒记者,在家庭餐部还有一个实际的话题需要讨论——餐部之后一定要洗更多的盘子,而且不是一套额外的公用盘子,但每个人都可能有一套额外的盘子。谁来洗它们?
一位年轻女士甚至打趣道:"如果你想实行家庭用餐分离制度,你必须实行碗筷分开清洗制度吗?"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记者发现,在许多农村地区,许多人要么从未听说过共享餐系统,要么偶尔看到一些相关信息,直接跳过它,要么不想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吃螃蟹者”。总之,他们的热情不高。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56个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即使在同一个民族内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家庭也有不同的饮食方式,这就是中国的国情。
因地制宜稳步前进
一家人吃饭时,最重要的是开心。分餐或分餐不是对或错。关键是家庭成员应该培养文明安全的就餐习惯。
为了使人们的饮食习惯更加卫生健康,各地都在尝试有针对性的方法,业内人士和相关专家也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一方面,江苏倡导餐饮企业把筷子和勺子放在桌子上,发出筷子和勺子的文明用餐倡议;另一方面,它推出了“定位服务”的春季食品发布,即定位服务和一人服务。
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所所长费勇认为,目前不宜在全国范围内仓促推行分餐制,推广筷子和勺子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方式,也是对分餐制的改进。
“但是使用公共筷子需要每个人都养成这个习惯。很多人吃饭时会忘记使用公共筷子,这会影响效果。”他说。
广东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程刚认为,推广家庭用餐共享制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进而逐渐使人们养成在各种场合共享用餐的习惯。目前,筷子和勺子系统的实施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保证食品和饮料健康的有效方式,更具有可操作性。如果筷子和勺子得到有效的推广,并成为一种普遍的饮食习惯,我们就可以逐渐向分享食物的制度靠近。
分餐或分餐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更不是一个人的想法。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一种习惯。业内人士建议,从长远来看,用餐分享应该是主流,但应该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参与写作:孟、)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你是否愿意分餐而食——疫情之下中国家庭用餐方式调查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