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83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北京六月三日电。问题:不敢借?不愿意贷款?不借吗?请查看本《指南》了解小微企业的银行服务

新华社记者李艳霞

在关键时刻,贷款可能决定小微企业的生死。但是,如果没有抵押品,没有政府信用增级,没有对这些小微企业的贷款,银行就会在他们心中打鼓。即将出台的监管文件可能会缓解目前“小微企业的渴求”和银行敲锣打鼓之间的矛盾,并允许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小微企业。

不敢贷?不愿贷?不会贷?这份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指南”请查收

旧任务遇到新挑战。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您已经注意到,国务院财政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了11项金融改革措施,其中第一项是《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督评估办法》。在11项金融改革措施中,为何财务委员会将此放在首位?

顾名思义,这份文件是为了解决商业银行没有为小微企业提供足够服务的问题,是在当前复杂形势下,为保护市场主体、保障就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及时举措。

事实上,加强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既是一项老任务,也是一项新挑战。

众所周知,小微企业融资一直是一个难题。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小微企业的生活并不轻松。为此,国家高度重视小微企业融资,监管部门出台了许多措施。

今年以来,受COVID-19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小微企业生存困难,救助和应急融资需求更加迫切。国家提出的许多“六保”任务都离不开小微企业的顺利运行。这要求小额信贷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数据来看,截至4月底,全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2.79万亿元,同比增长27.34%。虽然增长率很大,但其在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只有7%左右,这仍然比空.有很大的增长

从宏观上看,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主体仍然是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的外部融资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既要把握商业银行的主体,也离不开监管“指挥棒”的引导。

因此,这似乎只是对银行业务的监督和评估。事实上,这关系到“六保”任务的落实,关系到数千万市场主体能否顺利渡过难关。这份文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症治疗”融资“痛点”

那么,这份即将发布的监管文件中有什么新花招?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征求意见稿,该监管评价方法整合了以往的监管要求,涵盖了信贷供给、制度机制建设、关键监管政策落实、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可以说,这是目前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最全面、最系统的要求。

如果将该评价方法作为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考核大纲,监管的“测试点”就是小微企业融资“痛点”的“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1:注意“先借”。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小微企业都有融资困难,其中创业企业在首笔贷款中难度最大。

目前,银行信贷对小微企业的覆盖率约为20%。面对疫情影响下许多企业趋之若鹜的现实,银行有必要积极挖掘企业需求,增加对首次放贷者的信贷供应,而不是过度向优质小微企业发放信贷。

对症治疗2:提高信用。缺乏抵押品一直是小微企业融资的绊脚石。目前,一些银行更加注重抵押担保的风险防范,这使得许多小微企业融资更加困难。提高信贷比例是许多小微企业的心声。

对症治疗3:现有的贷款应该扩大到全部。鉴于受疫情影响,市场参与者恢复生产的时间比原先预计的要长,评估方法充分体现了“应推迟”的原则,并充分重视对贷款展期的评估。

企业所需的第一笔贷款、信用贷款和股票贷款,监管部门都有所考虑,并设置了专门指标,督促商业银行“强化薄弱环节,弥补不足”。

此外,据了解,鉴于目前的现实,将在这些方面采取的正式措施的份量将会增加。

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既要关注企业的需求,也要关注银行的困难。

对症治疗4:近年来,监管当局一直在推动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发放实施尽职调查豁免。然而,出于审慎风险管理的考虑,特别是在业务操作中防范道德风险,许多银行的尽职调查豁免制度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实施。“达摩克利斯之剑”、“坏账必须负责任”一直让基层信贷人员害怕贷款给小微企业。

不敢贷?不愿贷?不会贷?这份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指南”请查收

鉴于这些情况,评估方法对尽职调查豁免的实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例如,小微企业没有制定专门的信用尽职调查豁免制度文件,经过监督面谈或检查,这些文件在下一年的监管评估中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扣5分;没有明确的内部信用尽职豁免机制和投诉、异议渠道的,扣3分。

不敢贷?不愿贷?不会贷?这份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指南”请查收

有了监管的“福”,我相信基层信贷员的忧虑可以大大减轻。

这不仅仅是“借贷”,更重要的是!

该评价方法为商业银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供了“指南”,但值得注意的是,监管指引并不是要求商业银行以运动方式放贷的行政命令。

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自身特点、商业银行制度机制的缺失和外部支持环境的不完善有关。

在监管和评估的“指挥棒”指导下,完善产品服务体系,满足小微企业需求,增强企业价值判断和分析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建立服务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是商业银行的根本出路。这一点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制度和机制建设的评估要求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不敢贷?不愿贷?不会贷?这份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指南”请查收

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如果能够做到,在督导考试中获得高分和满分是很自然的。

当然,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难题,仅靠监管激励和约束是难以实现的。小额信贷业务的风险补偿、中小银行资本不足、相关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不足需要齐头并进。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不敢贷?不愿贷?不会贷?这份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指南”请查收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