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77字,读完约9分钟
记者|周月明
编辑|承诺
新三板公司美昌新材料有限公司即将在创业板上市。尽管从2016年到2019年,收入和业绩增长迅速,但仔细分析后发现,这三年的数据真实性存在很大疑问。不仅收入被夸大了,库存数据也被怀疑被扭曲了。
在新三板上市的美昌新材料早在2019年4月就发布了在创业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披露,2016年至2018年的收入和扣除后的净利润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然而,4月份披露的2019年年报出人意料,收入和业绩大幅下滑,同比分别下降44.70%和60%。对于这样一家收入表现“过山车”的公司,《红周刊》记者在查看其招股说明书及相关财务报告后发现,该公司前几年的财务数据中存在很多疑点,不排除为上市而进行数据欺诈的可能性。
利润空压缩性能发生了变化
美昌新材料的主要产品是电镀金刚石线,用于切割晶体硅、蓝宝石等硬脆材料。2016年,由于领先的单晶硅公司龙基大规模使用金刚石线切割切割硅片,一年前刚刚成立的美昌新材料公司从中受益匪浅,业绩取得了快速发展。根据财务报告数据,2016年至2018年,美昌新材料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4亿元、12.42亿元和21.5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400万元、6.77亿元和10.24亿元。仅在三年内,业绩就增长了十倍。
然而,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涌入大量竞争对手,金刚线行业就是如此。激烈的行业竞争使得美昌新材料空的利润更加压缩,首先体现在其销售单价上。招股说明书披露,从2016年到2018年,该公司钻石线的平均价格一路下跌,分别为180.3元/公里、174.02元/公里和123.64元/公里,尤其是销售单价不能上涨,公司只能通过压缩成本来获取更多利润。从2016年到2018年,钻石线的单位成本分别为53.65元/公里、49.99元/公里和43.94元/公里。然而,即便如此,美昌新材料仍无法阻止毛利率下降的趋势。2016年至2018年,毛利率分别为70.25%和70.25%
值得注意的是,《红色周刊》记者查看了其单位成本的变化,发现2018年单位制造成本、单位人工和单位材料成本均有所下降,尤其是单位材料成本比上年下降了12.9%。同期,公司的材料采购、主要原材料客车、裸粉、金属镍和工字轮,除工字轮外,其他三种原材料2018年的平均采购价格、平均采购价格下降的工字轮都不是金额最高的原材料,因此是否会异步变动值得怀疑。由于2018年原材料平均价格上涨,单位材料成本如何降低12%?
在2019年4月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美昌新材料表示将大规模募集23亿元,其中10亿元不用于建设任何项目,而是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然而,令人怀疑的是,在IPO发行之前,即2018年11月14日,美昌新材料刚刚宣布了分红计划,并计划每10股派发25元现金,分红总额为9亿元。该公司刚刚支付了大部分股息,然后筹集资金补充流动性。美丽光滑的新材料的实践让人困惑。如果缺少资金,我们为什么要大规模分红?如果不缺钱,为什么要用10亿元的募集资金来补充流动性?
除了筹集10亿元补充营运资金外,美昌新材料还将筹集7亿元建设高效金刚石项目。然而,截至2018年,公司的存货一直在增加,2016年至2018年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4%、13%和23%。在库存上升、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销售不确定的情况下,美昌新材料不得不筹集资金扩大生产。这是否合适值得怀疑。
对主要客户身份的怀疑
看着公司的招股说明书,记者发现,美昌的新材料的主要客户已经集中了很长时间。2016年至2019年,公司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98.71%、70.12%、67.42%和85.46%,均在65%以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大客户,他们大多是光伏行业的大型公司,如龙基、保利、金高太阳能等。然而,在梳理了这些大客户之后,红周刊记者还是发现了一些疑点。
首先,2016年和2017年进入前五大客户名单的Xi安慕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额分别为427.5万元和5281.39万元。在招股书中,美昌新材料向其他主要客户做了简要介绍,但似乎对美利电子科技“视而不见”。《红色周刊》的记者发现,默里科技是一家员工很少的小公司,2017年有一家公司投保,2018年有四家。然而,美昌新材料这样的公司2017年的销售额达到了5000万元,真是令人费解。
此外,在与最大客户龙吉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中,龙吉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无锡龙吉硅材料有限公司名列榜首,2016年至2018年的交易额分别为9615万元、2.17亿元和1.27亿元。然而,《红周刊》记者查看了龙脊股份的相关财务报告,发现无锡龙脊在2017年和2018年的收入分别为7.1亿元和5.5亿元,这意味着无锡龙脊在2017年和2018年只去了美昌。新材料采购量分别占当年收入的30%和23%,所占比例不低。然而,问题是,为什么龙脊股份其他
对收入数据有许多疑问
根据招股说明书,《红周刊》记者计算了美昌新材料2017年至2019年的收入数据,发现没有小的异常。
2017年至2019年,美昌新材料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42亿元、21.58亿元和11.93亿元,其中2017年和2018年披露的国内收入分别为12.27亿元和21.12亿元。如果考虑16%的国内增值税税率的影响,那么美昌新材料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含税总收入分别约为14.38亿元、24.96亿元和13.84亿元(实际上,2018年5月前的国内增值税税率为17%)。理论上,2017年和2018年的实际收入(包括税收)可能高于计算金额。
根据美昌新材料2017年至2019年的合并现金流量表数据,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5.39亿元、17.66亿元和9.41亿元。同期,预收款分别增加2.24亿元。,分别为-2.14亿元和-973.54万元,对冲了与同期现金收入相关的预收款项的影响,相比之下为2.24亿元。根据这三年的含税收入和现金收入数据,2017年至2019年的含税收入分别比现金收入增加11.23亿元、5.16亿元和4.34亿元。理论上,2017年至2019年应收基金的这些金额应单独增加。
但同期资产负债表中,美昌新材料应收账款(含坏账准备)和应收票据总额分别为6.7亿元、3.83亿元和4.33亿元,仅比去年年末同期增加5.2亿元、2.87亿元和4946万元。通过对比数据可以看出,理论上应该增加的数额相差很大,分别为6.03亿元、8.03亿元和3.8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考虑增值税,公司收入与现金收入的差额远远大于基金实际增加的金额,2017年至2019年分别增加4.07亿元、4.65亿元和1.94亿元。
在财务报告中,美昌新材料还披露了近几年应收票据的背书金额,即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7.1亿元、6.14亿元和5.46亿元,但即使考虑到这一数据的影响,也无法匹配现有的数据差异。那么,美昌新材料的收入差距空是如何形成的呢?前几年取得的跨越式的成绩是真是假,收入是否虚高,都应该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库存数据到处都是矛盾的
除了多年的异常收入数据外,据《红周刊》记者多角度核算,美昌新材料的库存数据存在矛盾。
在招股说明书中,美昌新材料披露了公司主要产品电镀金刚石线在2017年和2018年的生产和销售情况,从中可以计算出当年的产销差,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84.89万公里和149.13万公里。同时,公司还披露了同期单位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49.99元/公里和43.94元/公里。产销差乘以单位主营业务成本,金额分别为4243万元和6552万元,为2017年和2018年电镀金刚石线的额外产值。理论上,这些额外生产的产品应该包括在当前的库存增加中。由于这些额外的产品都是成品,反映在库存商品和库存发出商品的增加上,因此新增加的金额应该大致等于4243万元和6552万元。
但是,从美昌新材料2017年和2018年的库存变化来看,这两年的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分别比上年增加了3120万元和1720万元,与理论增加的4243万元和6552万元不一致,尤其是2018年。因此,这些数据的差异需要公司进一步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美昌新材料的库存相关数据不仅从生产和销售的角度来看是异常的,从采购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尤其是2018年。
在招股说明书中,美昌新材料披露了各种原材料(客车、裸粉、工字钢、金属镍)的详细采购金额,从中可以计算出2018年原材料采购总额约为6.06亿元,而同期则为运营成本,直接材料消耗金额为5.04亿元,与本期直接材料消耗金额相差1.02亿元。由于这部分原材料没有被消耗掉,
但是,从2018年的库存情况来看,其库存的账面总值比上年增加了1.017亿元,新增的1.017亿元不仅包括原材料,还包括其他新增的零部件,这意味着美昌新材料2018年库存新增的原材料肯定少于理论数量,因此其库存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需要公司进一步解释。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美畅新材业绩遭遇“过山车” 大客户身份、财务数据存疑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6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