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6字,读完约3分钟
宁夏枸杞的名牌没有错,但近年来,中部干旱区出现了一颗“新星”——黄花菜。当我听说中国第一个移民新区红寺堡的黄花菜产业热不起来,种植面积已经超过8万亩时,很多人都为之流汗。红寺堡有没有制作黄花菜的戏?
“当然有戏!”宁夏吴中市红寺堡区农业和农村局局长王林斩钉截铁地说:宁夏的黄花菜和枸杞一样,也具有全国一流的品质,即色泽金黄、肉厚、光泽均匀。一切新的东西都来自天然的禀赋,如充足的阳光、昼夜温差大、工业污染少、砂壤土中微量元素含量高。“全区有十多个村对这一产业持乐观态度,其中最大的是红寺堡镇的广材村和新庄集镇的东川村。”王主任的话音未落,记者就跑出了门。
当我到达广材村时,令人惊讶的是,村党委书记一再回避:“我没有资格谈论它。今天,黄花菜在村里的发展完全靠宁夏富阳公司”!等了大约20分钟后,富阳公司总经理杨走进村委会。“谁说我必须谈这件事?我没什么好说的。去年,公司亏损了。今年,我们不打算进行全面转型。”杨经理怎么会有这样的开场白?
见记者发愣,杨经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给记者倒了杯水:我提到的转型不是停止种植黄花菜,而是适度发展。广材村共有耕地9000多亩,我们富阳公司转让了4000多亩。近两年来,黄花菜市场行情好,贷款500万,一次性种植1600亩,带动了镇上2000多农民,平均收入1万多。然而,去年黄花菜的市场价格大幅下跌,我坚持要花800万农民的劳务费,这让公司第一次亏损。
你打算如何转型?杨经理做了一个大大的手势。俗话说,好事要做好,好产业要适度发展。今年,公司将把广材村的黄花菜种植面积减少到600亩,并与山东水发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解决仓储、物流、干菜加工以及销往华中、华南市场等问题。
遵循“公司+农民”模式的广材村决心适度发展。东川村的规划如何?
“黄花菜市场价格波动是正常的,只要我们走大规模集约化的道路,就一定能够抵御风险。”东川村党支部书记周国军直言不讳。他告诉记者,2008年这个村子有523户人家。2016年,该村9800亩耕地中有5300亩种植了黄花菜。近年来,村民们变得越来越热情。去年,该村325户家庭在黄花菜产业中每户收入增加了约2万英镑。
平均每户2亩,使得东川村的黄花菜产业一起步就走上了合作社之路。新庄集乡的负责人段立轩说:“由村党委书记负责的宁夏富民种植合作社一直在稳步发展。”两年来,东川村不仅在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销售方面做出了努力,还在线上线下市场进行了大胆创新。
“两年来,这个村总结出一个销售理念,就是一等菜品走电子商务平台,二等菜品走高端市场,三等菜品走菜场。”新庄集副区长海万基的话题引起了记者的兴趣。海市长接着说,也就是说,我们西北内陆的人缺乏市场意识,他们过去常常坐在家里,什么都等着卖,所以他们出不去,也进不去。东川村的一名房地产经纪人帮助在网上签署了一份大额订单。从那以后,他们不仅学会了对电子商务着迷,还学会了主动“出击”,与北京(新发地)、天津、沈阳等许多大中城市的经销商频繁接触。去年,东川村销售了7225吨一等和二等菜肴。
小黄花菜,生意不错。两个村庄和两个发展理念。据记者介绍,这两种开发模式各有优点。前者在规模发展上有回旋余地;后者在销售市场上强劲扩张。
扶贫开发不仅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收入,也能让基层干部和企业学会一个个科学发展。你认为红寺堡黄花菜产业有机会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徐玲)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宁夏红寺堡:黄花菜产业是否有戏?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