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15字,读完约10分钟

大专学历,35岁以下,在杭州工作,由用人单位正常缴纳社保,可以在杭州定居。这是浙江人才市场推出的吸引人才的新举措。

就在上周,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也发布了针对海外高端人才和短命人才的“寻找优秀人才令”:15%的税收优惠。也就是说,年薪100万元,你要缴税45万元,但将来你只需要缴税15万元。

通州,这个被称为“北京市副中心”的城市,也出台了一项新的政策,出租人才公寓。诺贝尔奖获得者在通州租房可获得100平方米的租金减免。

事实上,中国近年来出台了越来越多的优惠和激励措施来吸引国内外人才。在这些措施的背后,只有一个目的——从世界各地攫取高端人才。

历史证明,各国科技实力的竞争和较量是人力资源的竞争。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崛起离不开其人才优势。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全球对人才的争夺变得越来越激烈,方法也多种多样。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新加坡、日本等新兴经济体都在尽力吸引人才。

新加坡:建立全国性的“猎头公司”

新加坡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岛国,国土面积只有719.1平方公里,按照中国“城市建成区”的估算,相当于上海市的面积(781.04平方公里)。

新加坡不仅面积小,而且资源匮乏。蔬菜、食物甚至生活用水都依赖进口。此外,新加坡人口只有560万左右,单靠本地人才推动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吸引海外人才已经成为新加坡政府的一项长期政策。

新加坡不断引进人才,使其经济充满活力,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2019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中,新加坡甚至超过了美国,仅次于瑞士。

在招聘人才方面,新加坡选择了主动。人力资源部和经济发展局联合成立了“联系新加坡”组织,并在全球人才资源丰富的印度、英国、澳大利亚、北美和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专门负责引进国际人才。

简单地说,这个机构相当于一个全国性的“猎头”,根据新加坡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宣传和招聘外国人和潜在的归国人员,目标是学生、高科技专业人员和工人、企业家和投资者等。

“连接新加坡”的特点是紧跟市场需求。根据行业对未来人才和技能需求的预测,新加坡政府机构将定期发布“关键技能清单”,而“联系新加坡”将根据中国提供的人才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行业精英。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对高科技人才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判断是否给予许可的标准是专业资格和工资水平。

对于引进的人才,除了入境门槛的便利和永久居留权的授予外,新加坡政府还给予物质奖励,主要依靠税收杠杆。

目前,新加坡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2%,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如果外国工人一年在这里居住少于183天,他们不需要纳税。

为了吸引和留住外国人才,新加坡还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干净的环境、世界一流的教育、医疗和交通设施。根据新加坡政府2014年的统计,在560万人口中,外籍员工约占132万。也就是说,大约四分之一的人是外国雇员。

日本:逐步向移民开放国家

与许多发达国家不同,日本最初拒绝移民。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尽管日本经济经历了像德国那样的工业工人短缺,但日本政府禁止外国“外来工人”流入。

随着日本面临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危机,劳动力短缺使得日本慢慢向移民敞开大门。1985年,居住在日本的外国人不到850,612人。截至2012年,数据已经翻了一番,达到200万,约占总人口的1.59%。

为了吸引高端人才,日本在2012年制定了hsfp签证。要拿到这个签证,一般都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综合分数不应该低于70分。

符合这些条件的外国人有资格持hsfp签证在日本工作。签证有效期为五年,持有人可以在三年后申请在日本永久居留。80分或以上的人在日本居住一年后可以申请永久居留。普通日本签证需要10年才能获得居留权。

值得一提的是,持有hsfp签证的人也可以带着配偶和子女一起在日本生活,他们的配偶甚至可以在日本全职工作,而其他签证持有人的配偶必须申请工作许可。

可以说,这一举动表明日本对高技能人才格外慷慨,而且在一开始,日本是一个非常不喜欢移民的国家。然而,尽管日本伸出了橄榄枝,收到的结果却非常有限。

在该项目启动后的20个月内,日本政府仅发放了900份hspf签证,远低于其最初的目标,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技术活动和研究领域。

有学者分析称,该项目的目标相对狭窄,只关注已经取得较高学术成就的人才,这对日本大学毕业的国际学生造成了较高的申请障碍。

尽管如此,在人口危机下,日本仍在改善政策,向低技能工人敞开大门。

据《日本时报》报道,2018年12月,日本国民议会通过了《出入境管理和难民承认法》修正案,首次正式允许企业雇佣海外工人。该法律于2019年4月生效,引进的海外工人将填补空在养老金、建筑和农业领域的缺口。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高级助理外川智子·后藤说,日本的“劳动力短缺”已经达到“可怕”的程度,政治家们不得不放眼海外。

然而,日本人对引进外国工人并不满意。根据共同社进行的民意调查,只有24.8%的受访者支持该法案,65.8%的人反对。

美国:开放的移民政策

美国是世界上一个移民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改革移民法、增加高等教育投资和扩大研发投资,引进了大量移民,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普林斯顿大学的转型就是一个见证。普林斯顿大学始建于1876年,当时被称为新泽西学院,但直到1896年才更名。即使是在20世纪初,已经建立了100多年的普林斯顿大学,仍然不是很令人印象深刻,相当于一所“高级预备学校”。

后来,积累了数百万美元财富的洛克菲勒家族决定捐出部分财产,并坚信“一个不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家是无法自立的。”在这一理念下,洛克菲勒家族不仅送美国研究生出国留学,还引进了欧洲学者,普林斯顿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你以为只有通州给诺奖得主免房租?外国抢人也不手软

1930年,第一批欧洲学者抵达普林斯顿,其中包括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和其他科学家。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大学时,有人说:“随着物理学教皇的去世,美国将很快成为自然科学的中心。”

根据国家政策基金会的数据,自2000年以来,78名美国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医学和物理学奖,其中31名是移民科学家,占总数的40%。2016年,六位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和科学奖得主是移民。

美国汇集了世界各地的人才,其开放的移民政策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美国1965年颁布的《移民与国籍修正法》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它取消了种族配额限制,实行“先到先得”的政策,优先考虑优秀人才移民和家庭团聚。该法案颁布后,来自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等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迅速增加。

你以为只有通州给诺奖得主免房租?外国抢人也不手软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满足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国会于1990年通过了《新移民法》,增加了合法移民的配额,增加了新的移民类别。

与此同时,根据该法案,美国开始实施专为吸引外国人才而设计的h-ib签证计划,并允许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学位的外国人在美国工作。由于h-ib签证计划,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的高科技人才进入美国的比率正在迅速增加。

然而,在移民政策方面,美国正在倒退。2018年2月,美国公民和移民服务局(uscis)修订了自2005年以来一直遵守的使命声明,并从原文中删除了“移民国家”一词。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移民局长莱昂·罗德里格斯称这些变化是“一个不幸的历史转折点。”

你以为只有通州给诺奖得主免房租?外国抢人也不手软

德国:瞄准高水平专业人士

一向珍视自己祖先的德国,出于经济或人道主义原因,逐渐接受了不同血统的移民。

起初,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引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经历了20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但在大规模生产、重工业和采矿业领域,人力短缺。在这方面,自1961年以来,德国与土耳其、突尼斯、摩洛哥和其他国家签署了关于外来工人的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年之前,德国接受来自一个相对单一的国家的移民,并且倾向于吸收分散在不同国家的德国人。

这一变化发生在2001年,当时德国总理施罗德先后颁布了《国籍法》和《居留法》,首次废除了德国国籍必须有血缘关系的规定。

此外,鉴于信息技术人才短缺,施罗德还宣布启动“绿卡工程”,对信息通信行业的外国高层次技术人才实施移民优惠政策。

从2000年8月至2003年7月,绿卡项目发放了14,876份工作许可证,印度专家在信息技术招聘中占最大份额,其次是东欧国家的人才,总计超过40%。

在“绿卡计划”于2004年到期后,德国政府于2005年通过了《移民法》,规定了包括技术人才在内的外国工人的入境和居留。该法案的颁布也标志着德国政府正式承认德国为移民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4月,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了“工业4.0”的战略目标,并成为国家标签。“工业4.0”的实现离不开国外高精度人才。

也许德国政府已经计划了很长时间。在“工业4.0”提出的前一年,德国通过了欧盟“蓝卡法案”,开始向高级技术人才发放欧盟“蓝卡”,简化了高级技术人才申请居留许可的程序,降低了高级技术人才留在德国的门槛。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德国劳动力迁移规则自由化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你以为只有通州给诺奖得主免房租?外国抢人也不手软

根据德国联邦移民和难民委员会2018年发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五年里,德国已经发放了大约81,000张蓝卡。截至2018年6月底,约85%的蓝卡持有者决定在德国长期居留,并申请或获得了无限期居留许可。

根据来源国,印度是德国最大的外国人才来源国。在过去五年中,共有13854名印度人通过蓝卡签证在德国就业,占总数的26%。第二大人才来源是中国,在过去五年中,有4790名中国人获得了欧盟蓝卡签证。其次是俄罗斯、美国和土耳其。

你以为只有通州给诺奖得主免房租?外国抢人也不手软

从德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出,德国越来越渴望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你以为只有通州给诺奖得主免房租?外国抢人也不手软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5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