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96字,读完约5分钟
⊙王记者秘○编辑邱江
“我们不说两个字。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我们坚持国有企业的责任,主动出击,积极推进“改革与转让”、通关、搬迁,积极推进环保转型升级。”1月2日,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只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生死存亡的重中之重,企业才能稳定、长远。
兴发集团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当《上海证券报》记者最近对长江沿线进行调查时,他发现环保优先已经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一些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正在积极行动。克服短期困难,坚决淘汰高污染行业的高污染生产能力,走绿色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在搬迁和改造的过程中,他们升级了自己的文件,实行了高质量的开发。
这种变化始于四年前。2016年1月5日,在重庆召开的“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研讨会”提出,长江生态环境的恢复在现在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要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要重视保护,不要搞大开发。
主要污染者主动创新
化学、钢铁、水泥和其他工业虽然为经济发展提供基本原材料,但也被认为是主要的污染者。作为中国经济的重心,长江流域聚集了一批龙头企业,良好的经济技术基础为其绿色转型提供了条件。
以化工行业为例,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在长江经济带覆盖的11个省市中,化工类上市公司多达195家,占中国化工类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二,2018年全年总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净利润总额近600亿元。
一家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的高管向《上海证券报》表示,虽然产品价格一直在上涨,但环保投资却大幅增加,稍有超标就要停产,影响短期利润水平。不过,他表示:“从长远来看,由于大量中小企业被淘汰,公司仍有许多机会。”
投资和奉献是不可避免的。以兴发集团为例,近两年多来,公司关闭并拆除了宜昌园区22套沿江生产装置,全面推进沿江化工装置的“零化”行动,投资10多亿元对环保装置进行升级和扩容,并按照城市公园标准,对沿江装置搬迁腾出的950米岸线进行了绿化。兴发集团通过艰难的“海关改革、搬迁升级”,实现了行业的绿色转型,确立了行业新的环境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些环保龙头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优势。浙江龙盛很早就提出了“零排放”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继续投资。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创新,在浙江上虞生产基地建成了染料中间体硫酸减水剂循环经济综合工业园,形成了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目前,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化学品生产商,2019年前三季度利润为38.8亿元。
钢铁工业诠释了长江沿岸大型钢铁企业整合的故事。2016年,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合并,形成中国宝武集团。2019年,宝武集团先后拿下长江中下游的马鞍山钢铁集团和上游的重庆钢铁。粗钢产能接近1亿吨,完成了长江流域的产业布局,提高了在世界上的议价能力。
根据宝武集团的统一规划,所有生产基地都开始产业升级,“减量化、绿色化、精品化、智能化”成为发展的关键词。以新WISCO为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副总经理郭斌公开表示,应将新WISCO青山基地改造成花园式工厂。
水泥窑用于共处置生活垃圾,传统水泥企业也参与环保产业。以华新水泥为例,公司“水泥窑固体废物高效生态协同处置成套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截至目前,公司在湖北、湖南、重庆、云南、四川等省市有2446家环保工厂在运营和建设中,年处理各类废弃物能力超过550万吨。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华新水泥的环保产业第一次成名,这与长江的生态保护有关:公司协助三峡集团成功处置了三峡库区的垃圾漂浮物。
据报道,2009年7月,华新水泥在三峡大坝上游50公里的秭归县郭家坝镇建设了一条日产4000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一个年处理能力15万立方米、日接收处理能力1000立方米的水面漂浮垃圾处理项目,将垃圾转化为水泥窑的燃料,在处理过程中没有排放任何有毒有害气体或残留物。
像华新水泥一样,一批企业已经看到了长江生态保护的商机,并通过各种渠道与自己的优势企业联系起来。
近日,蒂奇环境宣布将安雄普华40%的股权转让给长江生态环境集团和三峡集团下属的三峡资本,交易对价为13.52亿元。交易完成后,各方将推进水平台建设,配合股东优势资源,共同参与长江保护。
国珍环保通过“混合改革”加入三峡集团,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据了解,国珍环保是中国水处理行业的龙头企业。22年来一直在深度培育污水处理运营市场,在水环境治理、小城镇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突出的运营优势。“三峡集团有着明显的资源优势,只要上一层楼就能帮到公司。”国珍环保副主席史晓峰几天前公开表示。
“保护长江,控制污染是一个看得见的机会。还有一个间接的机会,就是随着长江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门槛也将提高,这将有利于优势企业进一步抢占市场,巩固领先地位。”天丰证券的相关研究人员告诉《上海证券报》,与直接从事环保产业相比,产业升级的空空间更大。
一些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始有意识地抢占市场份额。苏博特是国内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龙头企业,从2014年到2018年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据公司介绍,随着国家安全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行业重点企业逐步进入资本市场,混凝土外加剂的市场集中度将继续提高。
“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龙头企业有了加强研发、加大环保投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能力。这是一个积极的循环。”前述研究人员说。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关改搬转”提档升级 上市公司扛起长江保护重任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256.html